在大盤主升階段,他忍了又忍,不斷告訴自己說這就是頂部,然而卻次次都被打臉,如今眼看大盤衝破4000點,開啟新的上升空間,他心中惶急,終於忍不住了,幡然醒悟過來,想要迅速追會倉位。

面對大盤新高,市場激動、瘋狂的情緒,有人選擇減倉、有人選擇加倉。

此刻,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清醒的,每個人也都在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

此時的燕京,監管層內部。

在市場一片火熱之中,也有人如趙豐年一樣,注意到了估值、風險這些東西,於是,關於市場的看法,分歧不由逐步產生。

有人認為依然應該繼續呵護市場,進一步發揮股市資金儲水池、直接融資通道的作用,深化金融改革,更好地為經濟做出貢獻;而另有一些人,則認為此時的市場,估值已經明顯高估,風險正在迅速積累,理應約束,以防系統性風險發生。

然而,意識到風險的人,始終是少數。

大家開了一個會議,結果並沒有討論出什麼來。

最終,監管層在大盤衝破4000點之後,選擇了靜默,沒有表明任何傾向,任由市場自由選擇。

“小蘇……”

收盤之後,楊立國瀏覽了不少網路新聞,突然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忍不住在群裡說道:“今天大盤突破4000點,是歷史性的時刻,然而各大證券媒體卻都沒有大篇幅的報道,與大盤破關2000點、3000點的時候,完全不同,有些耐人尋味啊!”

聽見楊立國的話,蘇越急忙檢視了一圈,發現確實如此,不禁眉頭緊皺。

“這能說明什麼?”顧雲汐不明其中的原理,不禁問道。

陳雨荷和林鋒,也是心頭納悶,說道:“沒有大規模報道,但也都有提及,應該……不能說明什麼吧?”

蘇越輕嘆了一聲,打字說道:“還是老楊觀察細緻,今日各大主流媒體,特別是像證券日報、華新日報等重量級媒體,確實沒有大篇幅地報道,這說明從上面來的風,已經開始在轉向了,監管層對股市的態度,隨著股市進一步上漲,應該要轉變了。”

楊立國呵呵笑了一聲,回道:“小蘇聰明,我就是這個意思。”

經歷過327國債事件之後,楊立國早已看清楚,對於國內金融交易市場而言,國家的意志,上層的決策,才是市場轉變的核心要點,忽略了這一點,縱然贏了趨勢和市場,也會栽大跟斗。

他就是這麼栽的。

當年他所崇拜的,現如今,還在監獄裡的萬國證券管老,也是這麼栽的。

所以,他不想犯第二次錯,自然也希望蘇越千萬不要犯這種錯誤,賺錢很重要,但在規則之內賺錢,更重要。

不然,賺再多錢,最終也不一定有福消受。

“不至於吧!”顧雲汐說道,“相關政策不是一直鼓勵大家進入股市投資,釋放銀行儲蓄,啟用實體經濟嗎?”

“目前,這些事,已經辦到了。”蘇越說道,“而且,股市這把火,燒得已經有些旺過頭了,還刺激的話,恐怕到時候會引火燒身。”

08年的崩盤和15年的股災,引起多少人事動盪,蘇越心中自然是知曉的。

股市這把火,在燒過頭以後,會徹底地焚燬一切。

然而,以散戶們追漲殺跌,不聽勸誡,而國內又是散戶主導的市場而言,監管層沒有足夠經驗之下,要想控制這把火不燒到自己,也是不太現實的。

“市場的估值,確實已經在顯得高估了。”陳雨荷說道。

市場的瘋狂,已經超出了她的預期,若非蘇越一直讓她按兵不動,耐心持倉,恐怕她早忍不住減倉了。

林鋒也說道:“4000點不會是終點,但離山頂,我看也距離不遠了,監管層風向轉變,不再添柴加火,屬實也正常。”

“小蘇,你準備怎麼做?”楊立國再問道。

蘇越想了想,說道:“等市場訊號吧,在訊號沒出來之前,我們還是按照原本的計劃執行,重組、借殼概念這條大主線,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猜……目前上面也在猶豫,咱們時間還充足。”

市場未見明顯高估,泡沫在積累,但還沒有吹大。

以蘇越對監管層的瞭解,等他們想法合一,明顯看見市場的風險之時,恐怕大盤在源源不斷的散戶資金推動下,已經到達4500點的位置了。

當然,他不認為監管層的干涉,在4500點的位置,能在噴薄如火山一樣的情緒下,阻止大盤三浪衝頂。

這在前世,已經證明過了。

只是最後那一段大盤衝頂的漲幅,他是不能再這麼高調的參與了,不然與監管層對著幹,後續恐怕難以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