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重磅利好!(第3/3頁)
章節報錯
畢竟楊立國、顧雲汐、陳雨荷三人的性格和對於市場的理解,與自己都有不小的差異,眾人對於後市相關板塊的看法,也都不完全相同。
他若是管得太細,反而制約了她們本來的操作。
這會導致她們在操盤基金的時候,有一種束手束腳的感覺,反而不利於她們自有水平的發揮。
四人討論間,時間不知不覺,已經來到9點15分。
蘇越將目光轉向交易盤面,只見兩市個股,盡皆高開,金融、地產依然領漲,有色、消費居後,其它板塊跟隨反彈,華信證券、華通證券高開3個點,華商銀行、華國銀行高開2.5個點,其它相關投資標的也差不多高開2個點左右。
“情緒不差,但千萬別高開太多。”蘇越暗自說道,“不然的話,反轉不成,恐怕就成了高開低走的套人模式了。”
前面才經過暴跌,場內籌碼並不穩固,一旦開盤就暴漲,因為利好積累的資金和情緒面會迅速耗盡,這反而不利於行情的延續。
循序漸進,緩慢上漲,才能更好地激發情緒面和跟風資金。
凡事過猶不及,這個道理,股市一樣通用。
許多次重大利好爆發之後,第二天股市反而高開低走,成了典型的套人模式,就是在籌碼不穩固的情況下,用力過猛所致。
此刻,雖說在貨幣寬鬆政策的預期下。
大盤就算高開低走繼續套人,在這個位置也跌不深,但這樣的走勢,會拉長調整時間,這對蘇越來說,是他很不願意看見的局面。
畢竟倉位已經建立得差不多了,再停下來繼續橫盤震盪半月、一月的,完全是浪費時間。
他暗自沉思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個股的競價漲幅還在繼續攀升。
當證券、銀行的漲幅超過4%,蘇越眉頭皺得更深了。
他想了想,不由立刻撥通了楊立國的電話,對著楊立國說道:“老楊,華商銀行、民商銀行,華通證券、東部證券賣出一部分籌碼,壓一下盤面,然後在9點20分之前撤掉,別讓大盤高開太多,這不是好事。”
從競價來看,漲得最多的就是權重金融。
只要將金融的漲幅壓下去一部分,那麼高漲的情緒肯定會稍微退燒。
楊立國應了一聲,然後偏頭立刻對交易員們下達指令,二十秒鐘以後,四支股票上,超過20萬手的競價賣單出現。
跌停價位掛出的大賣單,迅速打落股價。
當9點18分,華商銀行、民商銀行、華通證券、東部證券股票被巨量競價賣單打落至1%附近之時。
作為券商領頭羊的華信證券,也開始反應。
只見華信證券的買單迅速撤退,而賣單,卻開始大規模地迅猛增加。
投資者們經歷過太多次利好衝擊下的高開低走,加上此刻場內籌碼本就不穩固,所以當有大資金搶先賣出的時候,自然跟風盤也就出來了。
時間在競價中前行,當指標指向9點19分之時。
銀行、證券板塊內的其餘個股也開始反應,競價漲幅銳減,迅速回縮到了1個點以內。
領頭的大金融各板塊,競價出現異動,後面跟隨的其餘板塊,自然也開始退燒,賣單湧出,洶湧的買單變得有些猶豫起來,撤單者,不在少數。
9點19分40秒,楊立國下令撤掉了掛出的所有賣單。
於是,當時間越過9點20分之時,華商銀行、民商銀行、華通證券和東部證券在競價賣單主動撤離,壓力頓減下,又向上竄了一截,真實競價漲幅1.5%左右。
蘇越看著盤面的變化,輕輕撥出一口氣,微笑道:“這就正常多了!”
只要大盤的競價漲幅別超過3%,那麼開盤之後的走勢,就會樂觀很多。
競價的5分鐘,轉瞬即過。
當競價結束,蘇越定眼瞧去,只見大盤高開1.2%,報於2450點位。
各板塊方面,銀行板塊領漲所有板塊,漲幅1.5%,證券的漲幅1.3%,保險、地產的漲幅接近1%,其餘板塊漲幅介於0.5%到0.9%之間,符合他的預期。
“小蘇,開盤後就開始買進嗎?”
蘇越手裡電話沒掛,楊立國在另一邊沉聲問道。
蘇越看了一眼競價結束後得大盤成交量,想了一會,還是謹慎地說道:“等情緒先釋放一波吧,場內想賣的人依然不少,我估計開盤後,還是會有一波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