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選後兩天決出的七個名額,就顯得有一些缺乏亮點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第一天麻婆豆腐太過亮眼,而第一天突圍的又不能繼續擺攤。

結果接下來兩天海選突圍的七個裡,竟然有六個都是做麻婆豆腐的。

只有一個是用了一個涼拌豆腐獲得了突圍機會。

不過因為海選名額都是按照當天最受歡迎選出,所以大家倒也只能是承認這樣的結果。

海選最後名額決出第二天,在馮識辛家小餐館吃飯的食客,看著電視上的報道,也都是在小餐館內談論著。

“這海選可真是,後面怎麼就變成麻婆豆腐專場了呢?”

“可不是,第一天的時候,還有挺多做些其他豆腐菜的,後面兩天幾乎是家家都在做麻婆豆腐了。”

“要我說啊,都去做麻婆豆腐,還不如學學小辛,做個鐵板豆腐呢。”

“哈哈哈,這你們就不懂了吧?小辛畢竟是第一天的第三名嘛,而且鐵板豆腐要做的話,必須要有適合的工具,哪像是麻婆豆腐,只要有炒鍋就行啊?”

顯然還是有明白人的,能夠大概猜測到為什麼海選後面變成麻婆豆腐專場。

這主要還是第一天麻婆豆腐大受歡迎,所以讓其他參賽者覺得麻婆豆腐可能是海選突圍密碼。

第二點的原因,便在於要做鐵板豆腐吧,需要事先準備一塊大鐵板。

大鐵板也不是說要,主辦方那邊就能有的。

畢竟當初參加海選報名時,主辦方讓報名者確定烹飪豆腐菜的時候,大部分參賽者是沒有報鐵板豆腐的,所以臨時找主辦方弄鐵板,這也有點為難人家。

但是當時大部分參賽者,報的各種豆腐菜,都是要用到炒鍋和炒勺、鍋鏟。

這麼一來,從自己的豆腐菜,改成麻婆豆腐也就是換換調料的事情,明顯是最簡單的辦法。

結果就是,海選現場第二天沒有能夠突圍的都改成做麻婆豆腐了。

餐館裡大家正聊著,馮識辛從後廚裡出來上菜。

看到馮識辛,談論的吃客們立刻向他發出了一番讚揚和鼓勵。

“小辛啊,這三天海選看下來,你確實厲害啊,好好加油,相信你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

“小辛加油,爭取拿個第一。”

“哈哈哈,小辛還年輕,不拿第一也沒關係,只要能晉級下一輪,那也是成功。”

“說得對,當成是一個磨鍊機會嘛,小辛還沒成年,已經能參加這樣的比賽,那以後超過你爸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

面對大家的稱讚和鼓勵,馮識辛靦腆笑著回應:“謝謝大家鼓勵,我一定會努力,我也沒想要拿第一,畢竟正式比賽上的對手,都是那些飯店酒店的大廚,我還是個初學者,就當是個學習機會。”

聽了這番話,常來餐館吃的唐老爺子說:“好,小辛說得好,平常心對待。”

劉老太太接著說:“我們全力以赴,但也要能接受最後結果。”

馮識辛對兩位老人說:“嗯,謝謝劉奶奶、唐爺爺,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餐館裡的客人們紛紛為馮識辛叫好。

等到小餐館打烊,馮識辛一家人打掃完餐館,回到餐館後面自家小院子裡。

馮識辛把陳師傅讓兩個兒子送來的石磨拿出來,在自家的小院裡架起來,然後再把已經泡好的黃豆拿出來。

今晚,他要再一次自己磨豆漿,自己把明天比賽要用豆腐做出來。

因為海選是昨天才結束,而正式的比賽是明天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