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大氣!

最後一道重要詔書就是宣佈開科取士以及建立以太學府學以及縣學三級教育體系。

具體細緻會隨後張榜公佈。

這讓那些聽著任命詔書中那一個個名字豔羨不已的人歡呼不已,因為這道詔書也給了所有人一個出仕朝廷,光耀門楣的機會。

皇宮的城樓之下,萬眾歡呼。

沉墨的威望在這一刻更上一層。

一串的詔書宣讀完畢,沉墨就算正式成為了一國之君,高踞寶座上接受群臣的恭賀朝覲。

雖然沉墨不喜跪拜之禮,但是如此盛大的典禮之上,卻也只能接受。

朝臣之後,又是從各地趕來的鄉紳豪商,大小土司上前朝拜。

然後還有百姓代表,都是從各府州縣選拔出來的各行業有口皆碑的傑出代表。

官府車接車送,安排來回吃住,還能領到一筆獎金,百姓們自然樂意遠道而來。

最後上前朝拜的各路反清勢力派來的朝賀代表,基本上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勢力,過來朝賀無非一是打探情形,二是來抱大腿。

沉墨對他們心思洞若觀火,安排禮賓司禮貌接待即可。

倒是昆明的吳世蟠和琉球的鄭經父子那裡卻沒有派人來。

這讓一些想著這三大反清集團能結盟一起對抗滿清的人很有些失望,但是沉墨去完全不在意。

不來最好,免得以後要對你們動刀子的時候還會不好意思。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其實周邊各省還有很多士紳豪富甚至包括一些清廷官員也都偷偷派人送來賀禮。

他們的心思也很明確,就是向沉墨表達善意,先結下一份香火情。日後等沉墨的人馬打到了他們的地方之後自然會給他們一份體面。

但是他們本人又不敢來,畢竟如果公開亮相,那就等於告訴清廷自己要投靠沉墨了。

如果以後沉墨事敗,他們這些事情清廷也不太容易知道。

沉墨對這些人的心思自然也是看得清楚,就是騎牆派而已。

不過能有這個態度也是不錯,回頭都讓殿前司小本本記下,日後有需要的時候看你們幫不幫忙。

可以一時騎牆,但是不能一直騎牆,總要做出選擇的。

在朝拜完畢之後,還有一個最刺激的節目開始了。

獻俘!

這也是歷朝歷代君主誇耀武功的一種主要方式,用來獻俘的都是俘虜的敵方的貴重人物。

這次用來獻俘的不是別人,就是在衡陽之戰中被俘虜的滿清順承郡王勒爾錦,同樣也是衡陽之戰的清軍主帥。

勒爾錦那日戰敗之後回城發現衡陽已經被蕩寇軍所佔,大叫一聲吐血昏迷。

被親兵抱著逃走之後,最終還是在附近山中被擒獲。

沉墨讓人給他救治,甦醒之後也一直沒有殺他。

本來還想勸降此人,如果此人能夠投降的話,那一個郡王的身份對於蕩寇軍來比起烏梁海一樣八旗駐防將軍的的分量要重得多。

既能極大的增加蕩寇軍的聲望,同時對康熙以及清廷的聲望也是一次重大打擊。

但是此人卻很強硬,飯照吃,水照喝,投降卻是休想。

戴文勝想動刑,沉墨覺得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