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窮途末路的韃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清軍入關後,順治沒忘為己入主中原建立過赫赫功業的八大家,在紫禁城便殿設宴,親自召見了他們,並賜給服飾。
宴上,順治要給他們封官賞爵,八大家受寵若驚,竭力推辭。
於是,順治便將他們封為“皇商”(籍隸內務府)。
範永鬥被命主持貿易事務,並“賜產張家口為世業”。
其餘七家,亦各有封賞。
從此。範永鬥等取得了別的商人無法享有的政治經濟特權。
範永鬥不但為皇家採辦貨物,還憑藉皇家威勢,廣開財路,漫天作起買賣來。他除經營河東、長蘆鹽業外,還壟斷了東北烏蘇裡、綏芬等地人參等貴重藥材的市場,由此又被民間稱為“參商”。轉眼,範永鬥成了擁有數百萬之富的大皇商,八大家中之佼佼者。
滿清入關三十八年來,以范家為首的八大家在皇商身份的庇護優待下,已經成為了能夠極大影響山西河北一帶乃至整個北方經濟形勢的一股極為重要的勢力。
在山西,哪怕是一聲巡撫上任都要邀請范家以及其他七家家主來赴宴。
甚至,在山西當官,誰能上位都要在某種程度上看范家的臉色。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范家就是山西如今的無冕之王。
之所以現在天下各地都在紛紛宣佈恢復華夏衣冠,接受楚國統治的時候,山西一省卻是曖昧不清,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范家和其他七家在後面起作用。
其中的原因也不難理解,畢竟沉墨是打著恢復華夏,驅逐韃虜的旗號來起事的,而他們八家發跡的根源就在於給滿清當狗,引狼入室,自然從立場上跟沉墨就是站在對立面的。
他們必然會擔心沉墨會跟他們算舊賬,但是他們又畏懼楚軍勢大,不敢明確地跟楚國叫板,所以才會表現出這般舉棋不定的觀望態度來。
歷史上,這八家也不過風光了不到一百年時間,到乾隆的時候被開始清算,也就快速的沒落了下去。
畢竟豬養肥了是要殺的,不可能讓你一直肥下去的。
只不過現在這殺豬刀掌握在了沉墨手中,什麼時候殺,那就全看沉墨心意了。
他冷哼一聲道:“這八家的財富是建立在中原百姓的鮮血和屍骨上面的,他們賺的每一枚銅板上面都沾滿了同胞的血肉,我遲早是要收拾他們的。只不過現在的時機並不成熟,收拾他們容易,卻容易造成山西以及河北局勢的動盪。先穩住他們,等到明年遷都之後,讓老戴去收拾他們。收拾了他們之後,他們手中的那些產業和渠道也需要有人接手。所以,這件事急不得。”
鄭雲龍點頭稱是,“王上,臣明白您的意思。現在中原的局勢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遼東還有薩不素的那支清軍以及羅剎兵,漠北還有幾支清軍,還有那個野心勃勃的噶爾丹都是我們需要防範的物件。臣回頭寫封信給呂小布,讓他謹慎行事。”
沉墨點點頭表示同意,想了想蹙眉道:“現在烏斯藏那邊藏王的態度還不明朗,西域那邊也需要注意。我們的攤子一下子大了許多,要處理的關係也多了許多。這些都要分個輕重緩急,能放的先放一放,該緊的則一點都不能放鬆。”
兩人點頭稱是。
三人接下來又說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鐵牛帶著十幾萬楚軍在光復了整個河南之後,又帶兵進入了山東。
山東雖然大部分的城池都歸順了楚國,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沒有完全平定。
山東本來就是人口大省,而且耕地面積廣闊,因為之前的旱災還有清廷的苛捐雜稅讓許多百姓都流離失所,因此遍地盜賊。
在這種形勢下,從元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的造反專業戶白蓮教又在山東死灰復燃,而且勢頭還非常的勐烈。
如今已經在登州等地聚集起了十幾萬之眾公開起事,宣佈建立“白蓮聖朝”,以白蓮為旗幟,信眾全部左臂裹著白布,手持武器開始攻城略地,裹挾百姓,一時間搞得轟轟烈烈的。
鐵牛之所以沒有跟隨沉墨上京,就是因為半路接到了訊息,被沉墨派到登州打白蓮教去了。
“昨天收到鐵牛送來的戰報,五戰五捷,白蓮教損失慘重,現在已經龜縮在登州城內不敢出來了。”
沉墨向兩人說起鐵牛的進展。
兩人聞言都是頗為振奮,“白蓮教這些貨色根本不經打,就這水平還好意思學人造反。鐵牛攻下登州城肯定輕輕鬆鬆,白蓮教這些玩意蹦躂不了幾天了。”
鄭雲龍擊掌叫好、
但是沉墨卻搖頭道:“滅了白蓮教很容易,但是要徹底根除他們卻很不容易。數百年來,甚至可以追朔到唐末,白蓮教只要局勢稍微動盪一點就會跳出來搞事情。歷朝歷代屢禁不止,這些人就跟臭蟲一樣捏死一茬又冒出來一茬。這次滅了他們,恐怕過不了幾年他們又會死灰復燃,真是讓人煩不勝煩。”
白蓮教是唐、宋以來流傳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結社。淵源於佛教的淨土宗,相傳淨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唸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
北宋時期淨土唸佛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南宋紹興年間,吳郡崑山(今江蘇崑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淨土結社的基礎上建立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白蓮教因教義淺顯、修行簡便而得以傳播,在南宋的時候甚至都傳播到了北方蒙古人統治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