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真正的野戰之王(第2/3頁)
章節報錯
剩下位數不多的數百名騎兵護著薄弱的清兵兩翼。
洪承疇本以為齊軍絕對不會放任清兵順利地完成收縮結陣,一定會在清兵收縮的過程中發起突擊,打斷清兵的收縮動作,然後將清軍分割成數段,逐一擊破。
任何一個富有經驗的將領都會這麼做的,因為這是最合理也是最有利的做法。
但是讓洪承疇意外的是,對面的齊軍對於清兵的收縮防守完全沒有任何阻止的意思,他們只是默默地看著,似乎還在耐心地等待著清兵完成收縮,結好陣勢。
這讓洪承疇非常的意外和驚愕。
難不成對面的齊軍主將根本就是一個草包,所以才會錯失這個良機?
但是從對面的齊王大纛上來看,顯然是齊王沉墨親自統兵的。
以齊王沉墨之前表現出來的戰場指揮素養,絕對不可能錯失這樣的機會的。
那麼,齊軍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洪承疇思緒震盪之下,很快就想到了一個答桉。
那就是齊王是要用堂堂正正之陣來擊敗清軍,以此來打掉清兵野戰無敵的自信,同時告訴天下人,誰才是真正的野戰之王。
可是,齊王的自信到底從而何來?
狀態很差,以下內容先用以前的章節佔個位子,明天早上修改。看到這裡的書友明天重新整理後再看。造成不便,敬請諒解。
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是如今滿洲八旗為數不多的勐將了。
他作戰勇勐,但是也並非只是一個只會勐打勐衝的莽夫,相反,甚至還頗有謀略和膽魄。
這些年就是他一直帶著部下在抵禦羅剎人的侵襲,若非如此,羅剎人在黑龍江的據點肯定不止尼布楚和雅克薩兩座據點了。
羅剎人不光火器犀利,而且他們的哥薩克騎兵也很精銳。
這些哥薩克騎兵其實就是當年成吉思汗時代的一路向著歐洲西擴的蒙古人的後裔,在蒙古帝國衰敗後,他們最終成為了羅剎國的子民,大部分生活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冰原上。
他們繼承了祖先們善於騎射的優點以及彪悍堅忍的特點,不過同時也融合了羅剎人的野蠻粗魯,成為了驍勇善戰,又野蠻殘酷的哥薩克騎兵。
跟這樣的敵人作戰,薩布素手下計程車兵們自然也不弱,算是滿清此時碩果僅存的一支精銳了。
薩布素本身也是正黃旗出身,對於愛新覺羅家族非常的忠誠。在接到勤王的詔書後,留下了一名副將和一萬士兵留守繼續監視羅剎人,自己毫不猶豫地帶著另外一萬人馬向著關內疾行。
甚至為了早日趕到關內,他帶著五千精銳騎兵先行一步。
此時已經到了十一月,遼東的天氣已經開始變得寒冷起來。薩布素帶著五千騎兵日夜兼程,甚至在累死了數十匹戰馬之後,終於趕到了山海關。
可是看著山海關城頭上在寒風中獵獵作響的鮮紅的楚軍大旗,一顆心頓時涼了下來。
雖然他這是第一次見到楚軍,之前一直在遼東,從來沒有跟楚軍接觸過,但是朝廷發的邸報他每期都是必看的。
雖然邸報上很多事情都是語焉不詳,甚至大而化之,粉飾太平,刻意抹黑,顛倒事實,但是作為一名驍將,他還是從其中找到了許多他想看到的訊息。
楚軍的快速崛起讓他感到無比的擔心。
他甚至早就做好了入關勤王的準備。
只是他在接到勤王詔書的時候依然還是大吃一驚,完全沒有想到楚軍的進展會這麼快。
一想到京城危在旦夕,他就心如火焚,想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京城。
在他想來,山海關時天下第一雄關又有重兵防守,楚軍就算派兵來攻,一時之間也難以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