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搶佔青島灣,打造水師!(第3/3頁)
章節報錯
後來發展著就變成了正式官職。
蘇邦正雖然手下沒有兵,但是面子還是有一些的。
他答應了鄭立果的請求,親自給駐紮在諸城的青州總兵楊文學寫了一封信,請他幫忙。
蘇邦正對楊文學有提攜之恩,楊文學能當上青州總兵其中少不了蘇邦正的舉薦幫忙。
鄭立果大喜,又派幕僚傅建道親自帶著蘇邦正的親筆信和五千兩銀票去了青州,見到了青州總兵楊文學。
楊文學手下有三千人,其中至少有五百名家丁。
明末的官兵戰鬥力普通很差,但是由將領們自行豢養的家丁往往裝備精良,戰鬥力很強。楊文學也正是靠著這五百家丁,在青州府作威作福,沒人敢輕易招惹他。
楊文學見到傅建道之後,看了蘇邦正的信,有看在五千兩銀子的份上,答應帶著自己的部隊前往青島灣走一趟,幫助鄭立果奪回青島灣。
但是條件是除了這五千兩銀子之外,日後走私的生意也要給他參上一股。
諸城沒有靠海,楊文學撈錢的渠道少,要養三千兵馬,尤其是那五百家丁壓力也很大,所以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撈錢的好機會。
傅建道無奈之下只能替東家鄭立果答應。
回到來陽之後,鄭立果知道了楊文學提出的條件後,雖然很不情願,但是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給楊文學分一股只是能少賺一點,但是如果青島灣拿不回來,那可就是徹底沒得賺了。
這個仗還是很好算的。
傅建道這段日子雖然一直在替鄭立果來回奔走,但是心中卻已經逐漸對鄭立果失望。
他想到了沉墨在高密縣的所作所為,再一對比鄭立果這個知府的所作所為,心中漸漸生出懊悔之意來。
作為一府知府,不思保境安民,造福一方,整日裡想的卻是如何撈錢,實在是讓人失望透頂。
作為一個文人,傅建道自然也是有匡扶社稷,造福百姓的抱負。
只是隨著大明朝的衰落,自己的科舉之路也一直不順利,所以這些抱負也就澹了下來,掩埋在了心底。
若非鄭立果早年對他有恩,他興許早都離開了。
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
沉墨雖然只是一個八品縣丞,論官階跟鄭立果這個四品知府相差甚遠。
但是論人格魅力,論抱負胸懷,鄭立果跟沉墨比起來簡直就是雲泥之別。
沉墨之前挖牆腳的那番話在他心底開始泛起漣漪,逐漸讓他產生了棄鄭立果而去的念頭。
更讓他失望的是,鄭立果跟他透露了許多關於青島灣的內情,他才知道原來鄭立果這個知府竟然公然違背朝廷禁令,參與到了向建奴走私違禁物資的可恥勾當之中。
他原本以為這個走私鏈條只是涉及到朝鮮或者日本,沒想到竟然還在暗中資助建奴。
這讓他對鄭立果徹底的失望了。
於是在回到來陽兩天之後,傅建道留下了一封書信,悄然離開。
鄭立果遍尋無果後,也只能隨他而去。
傅建道一路來到了高密縣,再次見到了沉墨。
沉墨見到他,很高興,但是卻看起來並不是很意外。
“沉大人似乎知道在下要來?”
傅建道好奇地問道。
沉墨微笑道:“我並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來,但是我卻知道你一定會來的。上次我見到你的時候,從你的眼中看到了你心中還有熱血,還有抱負,還有想做一番事情的決心。而鄭立果並不是那種可以追隨的人,這種人私慾太重,眼中只有利益,你跟他並非一路人。而我,卻能給你實現報復的機會。”
傅建道歎服,正式拜倒。
“傅建道從此願意追隨大人,願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