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3/4頁)
章節報錯
甚至還單獨設定了一個小廚房,負責給國君和諸位大臣在議事的時候準備飲食。
沈墨晚上一般都是回國公府睡覺,和姜寒酥她們一起吃飯。
白天的話都待在皇宮裡處理政務。
之所以不願意把姜寒酥他們接進宮裡來,實在是因為這皇宮裡太冷清了。
要搬進來的話,就得配備大量的人手,還要修補那些破損的宮殿。
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開支。
衡陽只是一個臨時的都城,以後隨著地盤擴大,肯定要遷都的。
至於都城的選擇,其實沈墨從內心來講並不太喜歡北京。
風沙大,冬天又冷,而且還很容易被敵人打到家門口,
前明的時候,蒙古人和後金韃虜動不動就破關而入跑到京師外面耀武揚威,燒殺搶掠,甚至還一度攻城。
晚清,八國聯軍直接開著軍艦從渤海灣沿著海河直抵大沽口,嚇得慈禧老妖婆直接西逃,好不狼狽。
更重要的是,沈墨心裡總感覺被韃虜佔領過的北京城裡腥羶味太重了。
各個層面上。
君不見,後世還有所謂的老北京趾高氣揚之誇耀吹噓著自己是正黃旗的,那傢伙牛逼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大清還沒滅亡呢。
在沈墨看來,最合適的定都地點還是長安。
無論是從歷史地位還是地理環境都更合適。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長安城裡現在沒有如同紫禁城那樣一座龐大的宮殿。
不過在沈墨看來,那宮殿其實更像是一座巨大的牢籠。
囚禁的不僅僅是皇帝,還有圍繞著他的那成千上萬的可憐人。
其次的選擇洛陽也不錯。
最後的話也可以是南京。
不過,此時說這些尚早,日後到底如何還要看具體形勢。
王攽答應一聲,立刻下去安排了。
內閣舍人下面還有一群文吏,做一些基礎的文案工作。
需要傳令的時候,他們也要去跑腿的。
王夫之來的最早,因為他是內閣參議,而內閣的值房就在皇宮主殿的另一側的偏殿裡。
兩座偏殿之間有一條甬道直接連通。
王夫之雖然只是掛著一個內閣參議的官銜,沒有具體的職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國君很信任很敬重這位老爺子。
私下都將他和于成龍兩個尊稱為相公。
相公並非民間女子稱呼自己丈夫的,最早還是宋朝的時候朝中那些宰輔大臣們的一種尊稱。
稱呼王夫之為相公,可見在人們心目中他也是楚國的宰輔之臣。
王攽看見自己老爹過來,急忙迎上前去,伸手要去攙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