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的位子倒是好說,閻老西不過隨手簽發一張委任狀而已。

但是賣武器的話,閻老西恐怕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畢竟現在鬼子已經大規模入侵晉省,閻老西應該也在做相應的後撤準備。這必然會導致兵工廠減產。

閻老西必然要給自己的嫡系留下足夠的裝備。

不過沉墨想著自己也不貪心,只需要能裝備一個營的輕武器就行,哪怕是淘汰下來的傢伙也行。

畢竟那是用來做幌子的。

閻老西估計會賣,但是能賣給他多少就不知道了。

買武器的錢自有俠盜燕雙鷹幫助晉城的有錢人們提高覺悟,用他們的捐款來購買。

保安團的兵源當然要以沉家的人為主,沉墨再從系統士兵之中派一部分擔任骨幹和軍官。

雖然保安團只是一個放在面上的幌子,但也是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不過該安排的安排下去了,至於能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想太多也沒用。

他現在最期待的事情反而是上次訓練召喚的那一批步兵能夠早日到位。

他們到位之後,B連就算是建立起來了。

有了兩個連的嫡系士兵,沉墨就有底氣去碰一碰夏店據點的鬼子和偽軍了。

他很像看看現在這個時期的鬼子到底有多精銳,也想看看自己的系統士兵在這些早期鬼子兵面漆能有什麼樣的表現。

雖然目前還是純純的步兵,還不能製造各種戰車坦克乃至88炮這種大殺器,但是對於同樣以輕武器為主的鬼子步兵來說應該也有了一戰之力。

跟盟友三德子比起來,鬼子的裝甲部隊可憐的根本不夠看,所謂的坦克裝甲甚至還沒有三德子的裝甲車裝甲厚,所以被戲稱為小豆丁。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倭寇國土狹小,國內金屬資源十分稀缺。

這種資源的限值不光是體現在戰車的製造上面,在輕武器上也體現的很明顯。

二戰各國的部隊,衝鋒槍裝備都很普遍。

但是鬼子的部隊卻是個例外,絕大多數士兵從二戰開始到二戰結束,主武器都是那個被鷹醬士兵戲稱為“日本長矛”的三八式步槍。

衝鋒槍的裝備數量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倒不是說日軍沒有生產過沖鋒槍,這還是有的。

比如說很多人知道的那款“百式衝鋒槍”,就是鬼子唯一量產的衝鋒槍。

說起這款衝鋒槍也是很搞笑,充分體現了鬼子戰術思想的落後還有他們工業水平的落後。

百式衝鋒槍共分為前期型、後期型和摺疊槍托型三種,產量分別是1000、1萬和數百枝。

這種數量別說跟歐美國家比了,就是跟中國的兵工廠生產的武器來比,完全都是不夠塞牙縫的。

除了數量稀少之外,這槍的設計上更是奇葩。

沒有保險,很容易走火。

而且鬼子的設計師還創造性地給衝鋒槍加裝了刺刀,充分體現出鬼子喜歡打白刃戰的特點。

其他國家上設計衝鋒槍的根本指導思想,是透過密集的火力給敵人以威懾。

但日軍卻對白刃戰有著特別的執著,往往在戰鬥的最後階段拼刺刀。

所以,直到戰爭後期,才有一支日本海軍陸戰隊部隊裝備了百式衝鋒槍,還是實驗性質的。

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日本不適合裝備衝鋒槍,這使得百式衝鋒槍一直沒有列為步兵標準武器。

當然,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資源緊缺之外,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落後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沉墨在自己的書房裡正在思緒紛飛的時候,母親溫玉綺派人來找他。

“大少爺,夫人說是有客人來了,你要不忙的話一定去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