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哥薩克騎兵的末日(第1/3頁)
章節報錯
朝廷正式搬遷過來之後,進位稱帝的條件也就成熟了。
群臣也很上道,在首輔于成龍的帶領下紛紛上勸進表,包括在外征戰的統軍大將也都上了勸進表。
沉墨這次依然沒有搞什麼三辭三讓的戲碼,群臣上了第一波勸進表之後,第二天就下詔宣佈答應群臣所請,即皇帝位。
國號依然是大楚,沿用復興年號,今年依然是復興二年。
楚王的這一波操作臣子們都沒有感到意外,畢竟這位爺是個什麼作風,大家都知道,從來不喜歡搞那些虛頭巴腦的繁文縟節,能讓群臣們上一次勸進表已經算是最大的讓步了。
稱帝的事情定下來之後,接下來便是緊鑼密鼓的籌備了。
改朝換代,驅逐韃虜,恢復華夏,這樣的功績完全可以在歷史上的君王之中排的上號。
哪怕沉墨一再要求進位大典從簡舉辦,但是這次所有的臣子們都跟他唱起了反調,認為如此偉大的功績,而且跟一般的改朝換代不一樣的還是恢復華夏衣冠這樣跟明太祖朱元章一樣恢復天下的壯舉,必須要辦的隆重盛大,昭告天下,使天下百姓,四方諸國都要知道華夏已經改天換地,走上了復興鼎盛的道路。
甚至就連王后姜寒酥以及太后陳氏等都紛紛勸說沉墨接受臣子們的建議。
沉墨是真的沒有想到這種事在其他人心目中的重要程度竟然能達到這種地步,最終他看著堆滿了御桉的奏表,同意了臣子們的意見。
看到楚王鬆口,臣子們喜不自勝,山呼萬歲。
臣子們之所以如此堅持要隆重舉辦,不僅僅是因為這是楚王的進位稱帝大典,其實也算是楚國的開國大典。
從偏安一隅的瀟湘之地到席捲天下,驅逐滿清,最終一統天下,這就是妥妥的開國嘛。
開國大典進位稱帝大典疊加在一起,豈能不隆重?
一般朝廷都會設立欽天監這個衙門,一般就是用來給皇帝看風水,算黃道吉日的。雖然人家名義上的職責是勘測天象,預測各種自然災害,順便客串一下氣象臺。
不過楚國的朝廷當中卻沒有設立欽天監,因為沉墨認為沒有必要。
但是經過於成龍等人的勸諫,最後還是增設了欽天監,畢竟還能預測個天氣啥的。
雖然沉墨自己覺得不需要,但是奈何此時的人都比較相信這個。
沉墨想了想也是有好處的,畢竟以後有些事情自己不方便直接說的話,還可以藉著欽天監監正的嘴巴說出來,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預測吉凶地震災害帝國命運之類的事情就算了,要是誰敢拿這種話來湖弄沉墨,他肯定會讓那個傢伙在礦山挖礦挖一輩子。
欽天監的官員也是從前清的降臣裡挑選的,原來也是專業人士,也算得上二次上崗了。
這個二次上崗的監正嘔心瀝血連續翻了三天三夜的黃曆,終於找到了幾個適合舉行大典的黃道吉日,滿懷期待地跑來來請沉墨選一個。
結果沉墨粗粗掃過一眼,就指著一個道:“就這個了。”
監正看了一眼,王上選的是六月十八日,急忙拱手道:“王上英明,這的確是其中最好的日子。”
沉墨哈哈一笑,誇了兩句。
監正被這麼一誇感覺自己渾身輕鬆了了許多,這幾天的辛苦一切都值了。
他根本不知道沉墨選擇六月十八,只是因為六月十八是距離最近的日子,根本沒有其他的理由。
只要他選定的日子,黃曆上再說不吉那也必須是黃道吉日。
日子定下了之後,最忙碌的衙門就是禮部了。
原來的文部重新改為了禮部,任務加重,人手不足,前清的禮部降臣又被選拔了一批補充了進去。
典禮主要由禮部操辦,其他衙門有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