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康熙送玉璽(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知道整個皇宮之中,看的最透徹,最眼明心亮的人就是這位太皇太后。
昔日能在多爾袞大權在握即將篡位之時,這位當時還只是一個在後宮排位第四的莊妃娘娘就利用自己的身體和情義將多爾袞篡位的念頭打消,繼而改為扶持他兒子福臨上位,最後又在多爾袞死了之後又幫助兒子剪滅多爾袞兄弟的勢力,穩定了朝堂局面。
在兒子駕崩之後,又扶持年僅八歲的孫子玄燁繼位,幫他剷除權臣鰲拜,順利掌握大權。
包括平定三藩,這位老太太在背後也給皇帝出了不少主意。
說起來,明珠心中最佩服的人並非康熙,而是眼前這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
他也清楚,現在皇帝病重,整個宮中唯一能拿主意的就是這位老太太。
老太太現在顯然就是要做出決定了。
“明珠,哀家跟你說這些,就是知道大清大勢已去,迴天無力。你替哀家出城一趟,見見楚王沈墨。你告訴他,皇帝和哀家願意開城投降,讓他全了這保全京城以及保全百姓的仁義之名。唯一所求,就是希望他能留下愛新覺羅家的性命。”
明珠眼中閃過遲疑之色,因為他沒有把握楚王會答應這個條件。
畢竟那位可是一直喊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口號。
一般王公貴族和旗人楚王興許可以饒恕,但是作為皇族,歷史上每次改朝換代都會將前朝皇室誅殺殆盡,以求斬草除根,除惡務盡。
他甚至擔心楚王會因為此事而遷怒自己,讓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付諸東流。
布穆布泰將明珠的神色盡收眼底,輕輕一笑道:“明珠啊,哀家知道你的顧慮。你儘管去說,楚王答應了,哀家念你的好。楚王若是不答應,哀家也不怨你。去吧,你帶著皇帝的玉璽去見楚王,哀家也會讓胤禵將宮禁的權力全部交給你。你伺候了皇帝這麼多年,可以說是臣子裡面最受皇帝信重的。由你出面,楚王會相信哀家和皇帝的誠意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明珠也不能再繼續沉默不言了,起身道:“奴才謹遵太皇太后懿旨,這就出城去見楚王。還請太后和皇上保重,奴才必定竭盡全力完成太后的囑託!”
明珠說完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布穆布泰招招手,乾清宮總管,康熙的貼身大太監趙昌端著一個盤子,上面是一個紅色錦盒。
錦盒開啟著,裡面端端正正放著一枚玉璽,正是康熙的“皇帝之寶”,是玉璽裡面最莊重的那一個。
玉璽有很多種,有重大場合和時節使用的,也有日常下旨下詔使用的。甚至還有皇帝隨身小印,絲印等等,用在不同的場合。
明珠眼前這枚就是在重大場合使用的那枚,也是皇帝繼位最重要的那一枚。
交出這枚寶璽,就代表著交出皇權。
當然,沒有這個,有實力的話也完全可以自己再刻一枚。
反正又不是傳國玉璽。
再說了,就算擁有傳國玉璽,沒有那實力,也會跟孫堅和袁術一樣白白送了性命。
明珠恭恭敬敬地接過玉璽,蓋上蓋子,用盤子裡等到錦緞包了起來。
布穆布泰又從旁邊拿過一封信交給明珠道:“這是哀家寫給楚王的信,你也一併帶去。”
明珠接過信,心中五味雜陳,再次向著皇帝和太皇太后跪拜之後起身離開了慈寧宮。
幾十雙眼睛望著他的背影,看著他消失在宮門之外。
慈寧宮裡傳出了一聲重重的嘆息,伴隨著又一陣猛烈的咳嗽聲。
城外,楚軍大營,楚王王帳之中。
楚王沈墨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召集將領們議事,而是跟鄭雲龍和李彪三個人圍著爐子在涮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