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雖然給自己安排了後路,但是沒有到最後時刻,他要一直演好皇帝最貼心的心腹奴才的角色。

康熙說了許多話後突然又問道:“楚國的水師有沒有什麼異常?是不是還在揚子江上?”

明珠立刻回答道:“回皇上,根據最新的訊息,楚軍水師依然在南京一帶的江面上,而且戰船的數量看起來還增加了一些。探子彙報說是他們看到了楚軍水師都督鄭雲龍的旗幟,還有許多體積龐大的戰船。不過楚軍防範嚴密,探子沒有辦法太靠近,所以具體的情況還在繼續打探之中。”

康熙聞言微微鬆了一口氣,叮囑道:“繼續讓人盯著楚軍水師的的動向。另外,讓山東沿海的官府和官兵保持警惕,注意海上的動靜。另外,天津衛的兵力還是有點少,要再增派一些。”

明珠聞言,有些驚訝地抬頭看著康熙道:“皇上是擔心楚軍會從海上打過來,從天津衛登陸威脅京城嗎?”

康熙語氣沉重,表情擔憂:“楚軍擁有水師的強大優勢,所以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了他們的手中。他們想怎麼打,我們大清只能被動的應對,根本沒辦法預料他們會從哪裡來。如果他們動用水師從海上北上,然後從渤海灣登陸天津衛,那就會直接兵臨京城之下,威脅我大清的根基。按照沈墨用兵的風格,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所以朕不得不防啊。”

明珠默然,因為皇上說的是對的。

楚王沈墨現在手裡握著一手好牌,只要他腦子沒抽筋,隨便打出一張都能讓大清喝一壺。

看來大清真的快要完犢子了。

明珠記下了康熙的各項吩咐,然後在門外的內侍第三次催促皇帝用膳的時候才告辭離開皇宮。

回到府中之後,明珠叫來一名心腹,吩咐道:“天津衛那邊最近可能不太太平,多收集一些天津衛的訊息給我。另外,這兩天替我約一下託和齊,就說我要請他吃飯。”

託和齊是九門提督,負責京城的治安防衛。

心腹沒有多問,低聲答應了下來,

明珠將兒子納蘭性德送往楚國,這是給自己的後路留了一個窗戶。但是他知道這遠遠不夠,要想更保險一些,要想後半輩子繼續過著富貴安樂的生活,有些事情必須現在就開始準備。

天津衛的情報以及九門提督託和齊就是他準備中的一部分。

康熙拒絕了楚王沈墨的約戰,並且公開昭告天下說是自己是大清皇帝,楚王沈墨是反賊出身,不配跟自己對決。自己已經派出了太子坐鎮江南,以太子的本事和身份已經足以對付楚王了。

且江南有大清軍隊五十萬,後續還將有數十萬軍隊陸續開往江南。屆時還有數不清的糧草和火槍火炮都運往江南。

有了太子的指揮,還有這幾十萬裝備精良的大軍,江南之戰大清必然大勝。

牛皮吹得震天響,明眼人都知道怎麼回事。

但是普通老百姓卻不知道啊,普通計程車兵也不知道啊,所以雖然很多人私下都在議論大清皇帝有點慫,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皇帝的旨意上說的有道理。

不過這些有道理的話對於江南的清軍士兵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

康熙雖然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傳令讓太子胤礽不要盲目出戰,要據城固守。

可是他的旨意還是慢了一步。

在他的旨意抵達揚州的兩天前,滿清皇太子胤礽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出城在揚州以西二十里的地方擺開陣勢要跟楚王沈墨決戰。

胤礽雖然性格惡劣,有些狂妄自大,但是並非完全的沒有腦子。

他下令給恭親王常寧,讓他從南京城調了兩萬人馬渡江增援揚州城,這樣子揚州城的清軍兵力達到了將近十五萬。

他的算盤打得很好,自己帶著十萬大軍出城跟楚軍決戰,就算不能取勝,城中還有裕親王福全帶領的五萬人給他守著後路,隨時可以退回揚州城。

況且他並不認為自己會失敗,自己手中可是有十萬大軍啊。

雖然楚王沈墨給他回信中說要統率十萬楚軍渡江決戰,但是胤礽認為沈墨是在學習曹賊,明明只有二十萬,卻號稱八十萬大軍。

沈墨號稱十萬,能有兩萬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