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的朝廷也是一樣的,皇帝和臣子也會互相甩鍋,互相埋怨,最後離心離德。

而皇帝是不能有錯的,所以背鍋的只能是臣子們。

康熙就算再有想法,很多事情也只能從臣子們的口裡說出來,不能由皇帝自己主動說,否則以後連給背鍋的人都沒了。

臣子們面面相覷,都低著頭不說話。

這種鍋沒有人願意主動背的。

朝廷弄錢的主要方式就是兩種:徵稅以及海外貿易。

可是現在稅收已經連後年的稅都收了,天下現在這麼亂,除了天災,加稅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再繼續加稅,得了,楚軍都不用打了,北方的百姓自己就會先起來造反了,大傢伙還是早點逃命去比較好。

再說海外貿易,更是沒有可能。

雖然沿海一些豪紳地主也在進行海上走私,但是既然是走私,就不可能給朝廷交稅的。

就算是用來打點關係,那些銀子也都進了地方官員的腰包,跟朝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官方層面上,清廷一直施行的是禁海政策,所以也根本沒有什麼官方的外海貿易渠道。生意都讓那些走私犯給做了。

當然,還有一些非主流的弄錢的來源,比如說找個油水大的大臣安個罪名提供抄家砍頭一條龍服務,填充一波國庫。

譬如康熙的重孫子嘉慶弄死和珅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嘛。

但是這種事情只能偶爾為之,敢長期大規模這麼做的皇帝,那就等於逼著臣子們造反呢。

就算不造反,那也會叛逃的。

皇帝成了光桿君王,再英明也什麼都做不了。

不給給普通百姓加稅,那就更不能給士紳們加稅了。

百姓們但凡有一口吃的都不會造反,但是士紳們就不一定了。

這群人是最會投機的,把他們逼急了,他們就會搖身一變成為了推翻滿清腐朽統治的急先鋒,以前剝削百姓的鄉紳大豪們就會成了各支農民起義軍的首領了,帶著義軍反抗暴政了。

這些鄉紳地主階層與其說是朝廷治下的子民,不如說是朝廷統治秩序的合作者。

沒有了這些人配合,地方上統治秩序就會先陷入崩潰。

所以給士紳們加稅這一條也走不通。

左右就這麼幾條路,每一條都是風險極大那種,一個不小心恐怕就會被皇帝拿來祭旗以洩民憤,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保持沉默。

康熙看著一群人裝死的樣子,越看越生氣,最後直接點名。

第一個被點到的是戶部尚書。

“你是戶部尚書,最瞭解朝廷財政賦稅的人,你說說看。”

戶部尚書臉都白了,剛坐下屁股還沒重新坐熱,就渾身顫抖著再次站起來,猶豫了一下哆嗦著道:“陛下,奴才,奴才魯鈍,請陛下請罪!”

說完乾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

康熙氣的想殺人,沒搭理他,繼續點了其他人的名。

結果被點到名字的都跟復讀機一樣,都只會哆嗦著來一句“奴才魯鈍”,然後就跪下請罪,擺出一副愛咋咋地的樣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