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國君要搞小金庫(第2/3頁)
章節報錯
沈墨心中再不爽,也不能生氣,更不能揪著對方領子一頓臭罵:“你難道不知道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嗎?整個天下都是老子的,這國庫的裡錢也是老子的,老子愛花多少花多少!”
要是真敢這麼說,那昏君的帽子立刻就戴上了。
理論上沒錯,但是實際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家說這話,也是在儘自己的職責。
當君主的要是敢這麼噴對方,那是對人家工作的不尊重。
人家要是不說這話,那其他的臣子就得噴他尸位素餐瀆職敷衍了,甚至可能還會給他扣上一個諂媚君上的奸佞之臣的大帽子。
這還是沈墨沒有設立言官,要是設立了言官,那些領著朝廷俸祿的噴子能對著君主的每一筆開支都能找到開噴的理由來。
所以要想過得舒服,無論是君主還是百姓,都必須要實現財務自由。
這也是為什麼歷代皇帝要給自己設立內帑的原因了。
雖然現在楚國朝廷上還沒出現上面說的情況,但是未雨綢繆,遲早都是要分開的。
除了怕被人噴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花錢走國庫的話太麻煩。
現在雖然沈墨只需要一道手諭就能派人從國庫把錢領出來,但是這些流程遲早都要正規起來的。
以後肯定是要經過戶部乃至理政院的稽核等一系列手續後最後才能領到手。
這樣一來,國君要花的每一筆錢的由頭下面的臣子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這當然就很難受了。
比如沈墨想給自己的幾個老婆做幾件新衣服,天熱了給自己在御花園蓋個亭子,西域來的葡萄酒不錯,想屯一批放在庫房裡夏天冰鎮著喝……
想象一下,戶部的官員看到這些用途的時候,心裡會怎麼想,十有八九要嘀咕一下君上的生活是不是有點不夠聖明云云的。
總而言之,為了不讓自己花錢的時候被人指手畫腳,為了不讓自己幹了個啥臣子們都一清二楚,所以必須要設立自己的內帑。
其實小金庫說起來早都開始有進賬了。
就是沈墨之前讓婁小茹成立的專門製作漢服的“錦繡閣”,那就是沈墨私人投資的,所有得到收益理論上來說都是由他支配的,並沒有充入國庫之中。
現在錦繡閣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在楚國的地盤上各個大城都設立了分店,赫然成為了楚國第一成衣品牌。
除了做工精細,款式精美,價格公道,產品線豐富等諸多優點之外,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錦繡閣是屬於楚國國君的私人產業。
據說君上一家子穿的衣服都是錦繡閣製作的。
朝中的各位大臣的朝服以及常服也同樣是由錦繡閣製作的。
這年頭可沒什麼招標的做法,朝廷相關衙門有了製作官服的需求之後,直接就下單給錦繡閣,錦繡閣接單後開始製衣。
完成後朝廷支付款項,這些錢就從國庫流入了沈墨的小金庫。
所以錦繡閣成立這一年多來給沈墨賺的錢也是相當可觀的,只是沈墨平時不太在意這些事情,基本上平時都是由婁小茹操持。
不過婁小茹做事很講規矩,雖然都是一家人,但是隔一段時間就會將賬本拿給沈墨看。
沈墨懶得看,就把這差事交給了姜寒酥。
姜寒酥這個主母,要服眾,除了本身的國君正妻身份之外,要想收服下面的人就必須要施恩。
而把錢袋子管好就是她施恩的第一步。
有了錢以後才能談得上施恩,畢竟施恩不能光是嘴上說,還得讓下面的人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恩威並施,下面的人才會服氣,後院才能和諧。
沒有錢只靠灌雞湯或者僅憑身份壓迫,那遲早要出亂子的。
她可不是沈墨,沒有系統,沒有一群忠心耿耿的系統嫡系。
“夫君,為什麼要把兩位相公的家人也一起帶上呢?”
雷九妹睜著一雙大眼睛疑惑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