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聽說雙牌縣一群商人提著知縣的人頭來投效,而且還主動提出要先分自己家的田。

這個訊息讓他很是覺得有些荒謬,但是仔細一想卻好像又很符合情理。

天下萬事,逃不過利益二字。只要雙方利益契合,任何人都有合作的可能性。

只要自己堅持現有的政策,這種事情以後會越來越多的。

農民主動殺地主請求分田,商人主動殺知縣來請求分田。以後可能還有家奴主動殺主子,士兵主動殺主將,只要沈墨能夠給予或者保護他們足夠的利益,這些人就有了足夠的理由來擁護沈墨的統治。

他讓人將李元武等人請進來。

李元武見到沈墨,跟其他人一樣驚奇於沈墨的年輕英武。

本來在他的想象中,沈墨至少都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否則肯定不會當反賊還當的這麼穩健規矩講道理的。

真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攪得永州府快要天翻地覆的反賊頭子竟然是這麼年輕的一個翩翩少年,高大英俊的讓一向自命不凡的李元武都有些羨慕了。

“我等見過沈總鎮,這是雙牌知縣的首級。此獠冥頑不靈,甘願做韃子鷹犬,抗拒總鎮大軍,我心恨之,所以殺之以做投名狀。”

李元武奉上雙牌知縣人頭,沈墨只是看一眼就讓人拿了下去。

他又不是變態,沒事誰喜歡看一個血淋淋的人頭啊。

“幾位都是深明大義的義士,能來投效,我很高興。雖然外界多叫我反賊,但是對我來說,卻是做的驅逐韃虜,恢復漢人江山社稷之事。滿清雖然佔據我華夏江山三十餘年,但是他們的江山坐的並不安穩,遍地都有義軍起來反抗韃虜的殘暴統治。我相信,終有一日我們一定能將韃子驅逐出去,恢復我漢人江山。如今我麾下正缺乏才幹之事,你們只要用心做事,日後定然會有一個錦繡前程。”

“既然前來投效,那就先熟悉一下我的規矩和我推行的各種政策。等到真正掌握之後,我會量才授予你等職事。”

沈墨說完之後就讓人拿來幾本小冊子交給李元武等人閱讀。

這是他之前編纂的那本造反章程,被柳斌校對過之後印刷出來的的。

名字自然不能叫造反章程,而是正是命名為《蕩寇集》。

內容很簡練,開篇就是闡述了蕩寇軍的使命和宗旨:“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先是用了數百字闡述了滿清的歷史和以及入關竊據華夏社稷以來的種種罪行,最後總結韃虜夷狄之輩乃是文明的破壞者和毀滅者,如果不推翻韃虜統治,恢復漢人社稷,那麼華夏文明將徹底沉淪。

甚至,沈墨還抄了龔自珍的《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用來激勵天下漢人起來反抗韃虜的黑暗統治,抖擻精神,重開日月。

當然了,作者自然是沈墨自己,名字也改成了《蕩寇》。

接下來又是一篇短文,名字叫做《平等論》,闡述了天下百姓百業,上至皇帝,下至家奴妓女,雖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是卻天生人格平等,人人都有吃飽穿暖娶妻生子做官經商,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等各種平等自由之權利。

沈墨還找了一些秀才舉人讓他們從各種典籍裡面尋章摘句尋找平等論的佐證。

文章寫得不白不文,但是卻邏輯清晰,層層遞進,結論鮮明,容易看懂,直擊人心。

第三篇章就是闡述蕩寇軍推行的各種政策,包括分田分地,剪除辮子,恢復華夏衣冠;打擊土豪劣紳、廢除奴籍,釋放家奴,廢除苛捐雜稅,保護工商業;查封妓院賭坊,治理遊民,清除流寇等各項政策的細節。

另外,還重點闡述了針對各個階層的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