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磋商來磋商去,只有兩個辦法。要麼打,要麼降。

打的話,肯定是打不過去的。

宮世義的才涼了幾天啊,人家那麼多兵打的還是伏擊,不照樣涼透了。

既然不能打,那就只剩下降了。

可是降的話也要有個說法,不能說降就降了。

這群人打定主意想等著蕩寇軍派人來招降的時候好好談談條件,爭取多為自己留下一點田產家產以及再謀個一官半職啥的。

結果萬萬沒想到雷蒙根本就沒派人來招降,只是把兩顆猙獰的人頭往城牆上一掛,城門口貼出告示,給他們一個限定的日期來投降,否則就大兵壓境,全寨吃席。

這下子一下把這些小土司們給架住了,找人去縣城給雷蒙送禮,想試探一下雷蒙的態度,結果全都被趕了回來。

要麼投降,要麼準備接戰,別的免談。

開玩笑呢!

要是在大軍剛到靖州的時候這些人派人就投降,吳志陽肯定會給他們一些優待條件的。

畢竟對於主動投降的,沈墨一向給出的條件還是挺寬厚的。

但是這些人明顯是在看風向做事,既然這樣,那就別怪沒給過你們機會。

小土司們一看雷蒙態度這麼強硬,心中叫苦不迭。

雖然限定的是五天之內,但是等到第三天,就有人捧著全寨的田畝冊子和人口丁冊以及寫好的降表上門來了。

雷蒙對於這第一家,也給出了相應的禮遇,按照沈墨給出的政策給予了足夠的優待和禮遇,動靜搞得很大。

這個訊息傳開之後,第二天,通道縣縣衙大門口擠滿了身穿漢服的人。

這些土司老爺們雖然是侗族人,但其實漢化都很深,自然知道沈墨要求治下百姓恢復華夏衣冠。

雷蒙也按照規矩給這些土司們保留了適當的家產和田產。

同時,這些人都要將家中的嫡長子送到衡陽即將成立的太學去學習。

當然,誰都知道這其實就是去當質子。

但是形勢比人強,到了這一步,說啥都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就這樣,整個靖州就算完整的落入了蕩寇軍的手中。

吳志陽派人向在邵陽的鐵牛報捷。

鐵牛得知靖州順利拿下後大喜,傳令讓吳志陽暫時鎮守靖州,自己稍後會奏請沈墨會重新委派官員和軍隊過來鎮守。

打江山是這些武將的事情,但是後續的鞏固統治和後續治理則是文官的事情。

吳志陽在等待交接的同時,並沒有閒著,而且將軍隊分成小股不斷清剿靖州州城和縣城附近的山賊草寇。

自古湘西多土匪,哪怕是原本的時空在解放之後,湘西匪患依然嚴重。

《烏龍山剿匪記》以及《湘西剿匪記》等多部影視劇描述的就是湘西剿匪的故事。

吳志陽從各家投降的土司麾下的土兵之中挑選出精幹人手組建了一支大約五千人的靖州守備軍。

雷蒙又從自己手下選拔精幹人手擔任這支全部有土兵組成的守備軍的基層軍官。

吳志陽又給這五千人全部更換了裝備,畢竟從各家土司手中繳獲了大量的兵器盔甲等物。

除了更換裝備,還給這些土司兵們發放優厚的餉銀以及分配土地。

當然,這些都是符合沈墨制定的政策的。

這些土兵平日在那些土司老爺手下根本就是奴隸的一般的待遇,平日裡吃不飽也就算了,動輒打罵甚至隨意處死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雖然土司老爺們也會花巨資去養一些精銳親兵或者家丁,但是那都是少數。

這些土兵們雖然不敢反抗土司老爺,但是心中的憤怒不滿卻是實打實的。

兩下一對比,這些土兵忠誠度一下子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