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多管齊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那些士子本就是一個個沒經歷過社會的毒打,一個個心高氣傲。
明明都是滿心功利,但是卻也惱恨自己被嶽文季給擺了一道,覺得這樣被逼著當官沒有面子,所以私下商定要擺擺架子,來表達他們的志氣。
結果嶽文季根本不慣著他們,直接給搞了這麼一出,連招賢榜都被貼出去了。
這下子那些士子都慌了,再也顧不上什麼矜持面子了,都私下跑去找嶽文季表明心跡。
就算剩下幾個死硬分子,也翻不出啥水花來了。
朱熙知道了以後,佩服的地對嶽文季道:“老嶽,你這招釜底抽薪真是厲害啊,讓他們巴巴的上門自己求著要當官,可比咱們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要強的多。說起來,還是你們讀書人心臟啊!”
嶽文季面色抽搐,黑著臉道:“朱將軍,您要是不會夸人就別誇了。讀書人心臟的很多,但是我老嶽絕對不髒。我只是太瞭解這些人的德行了而已。”
朱熙嘿嘿一笑,立刻賠罪:“你懂得,我不是那個意思。不過你的確是個厲害的,日後肯定是宰輔之臣。我看好你哦!”
說起來,嶽文季比起跟那些讀書人打交道,其實倒是更喜歡跟朱熙這樣的武將打交道,沒有讀書人那麼多彎彎繞繞,就很舒服。
而且朱熙個人給他的觀感也很不錯。
這兩日他也走遍了城中,沒有看到一起蕩寇軍士兵軍紀混亂騷擾百姓的現象,甚至必要的時候還會幫助那些有困難的百姓。
而且士兵們駐紮的營地也都是在一些無人居住的空屋,或者臨時搭建的營地,沒有發生一起侵佔百姓房屋的事情。
這讓嶽文季不禁感慨自己是看到了“岳家軍”重現。
人人都說岳家軍,就是因為岳家軍那樣的軍隊實在太少了,幾乎就是絕無僅有。
沒有的,稀缺的東西才會經常掛在嘴上,這是一個很樸素卻很真實的邏輯。
搞定這些士子的同時,針對那些士紳們,嶽文季向朱熙進言,建議如今城中秩序已經安定下來,可以放這些人回家。
畢竟這些人都是在本地影響力很大的人物,如果一直關著他們,容易造成人心恐慌。
又不能殺了他們,那樣更坐實了外界關於蕩寇軍殘暴好殺的流言。
而且,日後平定治理地方肯定還要藉助這些人。
嶽文季自然也瞭解蕩寇軍的政策,知道肯定直接將這些人放掉,所以又道:“將軍,只要這些人願意遵從咱們的規矩,就可以放他們回家,而且還會給他們家中子弟日後出仕的機會。”
朱熙一來是本來就打算這麼做的,二來也是要給嶽文季這個面子。
所以略作沉吟就答應下來。
嶽文季看朱熙答應,於是也主動請纓去跟這些士紳談判。
朱熙明白嶽文季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投名狀,主動出頭去得罪人,等於是將自己牢牢地綁在了蕩寇軍這輛戰車上。
朱熙自然應允。
蕩寇軍的規矩是什麼,自然就是士紳地主要把自己多餘的土地田產都交出來分配給百姓,同時免掉百姓所欠的那些高利貸等。
這是每打下一個地方都要實施的政策,無一例外。
嶽文季是一個深諳人心的人,雖然決定要放這些士紳回家,但是卻並沒有直接就放掉,而是讓人放出訊息說是他們有可能會被殺掉。
這下子直接在這些士紳當中引起了恐慌,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
有人大喊著要見朱熙,要見嶽文季,但是卻沒人搭理他們。
這讓他們更加害怕了,一個個感覺自己都已經成了案板上的豬了,隨時準備著挨刀子。
等到這些人差不多快要崩潰的時候,嶽文季適時出現,提出了蕩寇軍的那幾條規矩,並且要求這些人籌集部分軍費糧草,同意後寫下字據便可以回家跟家人團聚了。
這些人本以為自己要死了,結果一聽還有這種好事,自然爭先恐後的立下字據,生怕名額有限,被別人搶了先。
如此一來,就算有幾個不捨財的,也只能咬著牙從眾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被放回了家。
這幾天,嶽文季和寇良才除了協助朱熙安定民心之外,也做了不少調查。
那些民憤極大,臭名昭著計程車紳地主被抓了一批,當做反面典型,按照流程要公開審判後當眾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