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奪門之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美滋滋!
不過也有一人不忿道:“嶽文季,你給我們的機會就是逼著我們從賊嗎?照你這麼說,我們還得感激你不成?”
“沒錯,枉你嶽文季頂著吉安府第一才子的名頭,沒想到卻暗中勾結反賊,還用這種卑劣手段欺騙我等,而且還大言不慚,真是令人不齒!”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呸!”
很快,也有幾個人出聲附和,一副諸葛亮罵王朗的架勢。
嶽文季則絲毫沒有動怒,看著那幾個人從容一笑道:“反賊若是比朝廷還要像朝廷,而從賊又何妨?朝廷若是比反賊還要像反賊,這樣的朝廷反了又何妨?你們捫心自問,這滿清朝廷,可江西官府,這吉安府衙,真的是能讓你們實行胸中抱負,能夠讓黎庶百姓安定平和的朝廷和官府嗎?”
此言一出,那幾個人的氣勢為止一滯,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他們都是江西人,江西雖然在天下所有的省份當中都算是富庶省份,可是那些人間慘劇依然是數不勝數,什麼賣兒鬻女,什麼家破人亡,什麼流離失所,什麼逼良為娼,什麼官逼民反,也是屢見不鮮。
他們根本無法反駁。
嶽文季看一句話說的那些人啞口無言,冷哼一聲繼續道:“沈墨沈總鎮文武雙全,英明睿智,手下兵多將多,如今已經佔據了大半個湖南之地,頗得民心。沈總鎮以光復漢家天下為既然,立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壯志?如今沈總鎮意欲在衡陽立國,建立朝廷,正式打出驅逐滿清,恢復華夏衣冠的旗號。爾等身為華夏後裔,漢家兒郎,不追隨沈總鎮的旗幟,難不成偏要去給滿清韃子當奴才不成?”
“我言盡於此,如果不想追隨沈總鎮的,事後我會請朱將軍放你們回家。何去何從,你們自己權衡。”
嶽文季一向的風格就是這樣,快人快語,毫不拖泥帶水。
說完轉身就走,留下滿屋子的讀書人面面相覷,默然無語。
寇良才在屋子外面等著,看大嶽文季走出來後迎上來道:“老嶽,你估計最後能有多少人原意留下來?”
嶽文季自信一笑道:“至少九成往上,你不要低估了這些人的出仕之心。他們如果真的是那種淡泊名利之人,也不會來參加這個詩會來了。”
寇良才一想,沒錯,就是這個道理啊。
這次的詩會名義是為了爭奪吉安府第一才子的名頭,後來又中途被官府插手,變成了一個官紳士子的聯誼活動,這些人還能來,可不就是存了爭名奪利,攀附上層的功利之心嘛。
現在給他們一個當官的機會,而且還有一個光復漢家江山,恢復華夏衣冠這樣正大光明的旗號,不願意的才是傻子。
寇良才這麼一愣神的功夫,抬頭一看,嶽文季正大步向大門的方向走去,急忙快走兩步追上他道:“老嶽,你要去哪裡?”
嶽文季道:“跟這些酸儒待在一起有啥意思,我想去看看那位朱將軍是怎麼砍人的。”
寇良才大驚,急忙拉著他道:“老嶽,你一個讀書人就別跑去添亂了。咱們好好待在陶園,等城中形勢穩定下來後再說其他的。”
嶽文季知道寇良才說的有道理,很是遺憾的嘆了口氣轉身往回走。
……
廬陵城跟其他的府城一樣,也有四門。
入城的時候的東門很輕鬆的就被蕩寇軍給拿下來。
西門和南門也基本都很順利,那些守門的清兵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被繳械綁了起來塞進了小黑屋。
只有去奪取北門的那個營遇到了麻煩。
因為吉安府的綠營兵就駐守在廬陵城北門外,營地距離北城門不到十里。
如果城中發生敵情,綠營兵也是從北門入城的。
所以此處駐守的清軍是最多的。
而趕巧的是,吉安府綠營守備紀喜聽說江西巡撫陶文心正在城中,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在巡撫面前刷個存在感,所以興沖沖地帶著禮物剛好準備進城去拜見陶文心。
結果剛走到北門,就收到訊息,說是贛州府的綠營兵來抓他和知府高廷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