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殿前司(第1/3頁)
章節報錯
看著下面眾人臉上興奮的神情,程凱笑道:“主公要立國,這是我蕩寇軍起事以來最大的一件大事。等到立國之後,諸位都算的上是開國功臣了,這可是真正光宗耀祖,蔭澤後世的大好事。“
這話聽得眾人更是心頭火熱。
說到底,選擇投效沈墨不就是奔著這個目的去的嘛。
寇清平老於世故,很快就猜出了程凱的意思,出列拱手道:”將軍,我大楚立國這是天大的喜事。作為臣下,自然要為主公賀,要為天下賀,為我大楚賀。所以將軍召集我等前來必然是為了商議給主公準備賀禮之事。“
程凱點頭笑道:”寇知州果然善解人意。我希望能在我回去參加典禮的時候空手回去見I主公,那我會很沒面子的。鐵牛那傢伙肯定也在準備獻禮的事情,咱們不能被他比下去的。所以,你們都說說你們的想法,咱們商量出一個好主意來。“
眾人明白了程凱的意思之後,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有人說帶上一群清兵俘虜到時候去在典禮的時候去獻俘。
說這話的是朱熙,作為武將想出這個主意也是很正常。
還有說給上書給沈墨這個楚國公上尊號的。
古代給君主,尤其是給皇帝上尊號是臣子拍君主馬屁的最高境界。
當然,不要臉一點的君王也能直接給自己上尊號。
譬如項羽的”西楚霸王“就是張良給他上的尊號。比如建立南越的趙佗給自己上了叫做”武王“,大概覺得自己功績能跟周武王姬發相提並論。
除了皇帝有尊號,皇后也有尊號。尊號一般用在外交、祭祀以及一些非常重大的典禮場合。
在唐以前,尊號主要是給死了的皇帝使用的。
但是自從唐代開始,活著的皇帝也能使用尊號了。
尊號一般很長,因為大臣們會盡量把好的詞語都往皇帝身上加,而且會越來越長。別所臣子了,就是皇帝本人估計都記不住自己的尊號。
如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天地天寶聖文神武孝德應道皇帝”,宋太祖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太后相應的也有類似的號,名為徽號,如慈禧的徽號就是“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
由於尊號太長,所以平民百姓很少稱呼皇帝的尊號。
至遼、元開始,皇帝的尊號也有從簡的趨勢。
康熙雖然是個麻子,但是卻說了一句大實話:
“加上尊號乃相沿陋習,不過將字面上下轉換,以欺不學之君耳!”
這玩意就跟龍母的名字一樣:坦格利安家族風暴降生丹妮莉絲,不焚者,彌林的女王,安達爾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大草海的卡麗熙,獠牙破碎者,馬族卡奧,北境之王的姑媽及其摯愛,星巴克拿鐵持有者,火箭隊吉祥物之統治者,龍之母……
出去住店,一長串的名字報完,換來客棧老闆一句”對不起,人太多,住不下“。
按理說,沈墨如今都沒有稱王,只是一個小小的國公,現在臣子給上尊號肯定會成為一個笑話的。
但是耐不住臣子們想拍馬屁啊。
規矩都是人定的,所以也是為人服務的,能不能用總能找到理由的。
上尊號的提議是一個投降過來的知縣提議的。
對於這兩個提議,程凱略作思考都拒絕了。
先說獻俘,如今清兵俘虜最多的地方就在衡陽。衡陽一戰當中抓了五六千俘虜,後續還陸續抓了不少躲起來的老鼠。
況且就連清軍主帥勒爾錦都被俘虜了,要獻俘的話直接有現成的。
至於上尊號,那更是個笑話。
現在立國是因為形勢發展到了需要立國的時候,但是如果現在上尊號那才會真正被天下人所恥笑的。
一個省都沒拿下來就敢上尊號,他程凱要是敢這麼幹,沈墨肯定會把自己這個將軍的位置直接給拿掉的。
他現在甚至開始懷疑這個知縣是心懷叵測,故意想搞事情,所以怒目瞪著那知縣呵斥道:“若非看在你做事情還算勤勉的份上,我立刻就將你扒掉官袍,下到大牢裡去。滿清官場上的那些臭毛病都給老子收起來,再有下次,嚴懲不貸!”
那知縣看拍馬屁拍到了馬蹄上,被程凱一瞪,嚇得瑟瑟發抖,急忙連連保證不敢了,躲在角落裡不敢再多嘴。
其實他倒也沒想太多,真的只是想借機表現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