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府兩州之地。

看起來的確不算多。

但是這三府兩州之地基本上是將整個湘南地區全部包括進去了。

雖然湖南最西邊的沅州和靖州還沒有納入地盤之中,但是這兩個州的清軍守兵早都跑完了,許多當官的也差不多跑完了。

鐵牛那邊隨時可以拿下來。

這裡的官員不跑也不行啊,整個湘南都被沈墨給佔了,西邊緊挨著的四川又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蟠的地盤,兩邊都是敵人,而且沒有一家是好惹的。

別看吳三桂死了,吳軍大敗,但是剩下的力量也不是一個小小的州府能抗衡的。

在這兩個州當官,擱誰誰都會跑的。

太嚇人了。

所以,大家在算地盤的時候已經都自動將這兩個州給算了進去。

這麼算下來,沈墨手中就有了三府四州之地了。

跟王夫之和于成龍討論之後,沈墨決定地方上的編制大框架基本不動,但是要根據中樞制定的架構做一個微調。

比如說地方衙門原來有的六房就必須中樞的六部去改名,職能上也肯定也要有相應的變化。

還有巡檢司也要改名成為守備隊,主官從巡檢改為守備,負責地方日常守備和治安,輔助縣衙緝捕盜賊。

地方守備軍和村兵則隸屬大都督轄制,但是地方衙門在突發狀況時也可臨時調動,但是事後要向大都督府報備。

若是轄區內有大大都督府認命的總兵官,則該區域內所有的軍事力量都受總兵官轄制。

地方官卻有需求,可向總兵官提出申請,但是日後也需要報備大都督府。

總兵官有臨時調兵權,但是較大的軍事行動必須提前向大都督府申請。

若是事態緊急,可臨機決斷,事後必須進行報備。

畢竟現在還是戰爭年代,所以沈墨並沒有給手下的將領們拴上鎖鏈。

當然,這也是沈墨對手下將領們絕對的信任。

不過這種信任在王夫之和于成龍兩人看來有點過於寬鬆了,因此擔心會造成下面的將領尾大不掉,擁兵自重的局面。

無論這兩位如何豁達,畢竟都是文人。

文人對那些手提刀把子的武將有一種天然的戒備。

畢竟歷史上武將禍亂天下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但是看著沈墨自信滿滿的樣子,他們也知道沈墨肯定有自己的考慮。

再加上如今正是打天下的時候,武將脖子的上鎖鏈栓的太緊,有時候真的會耽誤大事的,所以最終也同意了這一點。

沈墨和兩個老先生關在屋子裡討論了整整三天,才最終將這個大框架給定了下來。

組織架構搭起來了,但是每個衙門下面具體的崗位設定以及人員配備,那就需要下來仔細的安排了。

沈墨不可能天天忙這些事情,細節的東西還要下面的人去做。

如果事事都要他親自去做的話,那下面的人得閒死,自己這個國君得累死。

自己可不想學習朱元璋,啥事都要親力親為。

不過兩個老先生主動請纓,將這個活給接了過去,沈墨自然樂意。

之前王夫之向沈墨舉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學生唐端笏,這三位也都是飽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