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坤沒辦法,只好親自帶著人去東門附近的守軍處出示了自己的腰牌,借了十幾件蓑衣。

這種雨勢,雨傘根本起不了作用。

眾人換上蓑衣,攙扶著兩位老先生深一腳淺一腳地往江邊行去。

好不容易行到了江邊附近,眾人隔著厚厚的雨幕看到了江堤上許多人影在來回忙碌,還有人聲穿透雨幕隱約傳過來。

執勤計程車兵擋住了眾人,司坤拿出了自己的腰牌,說明了來意,然後問沈墨所在何處。

那士兵指著一個方向道:“那邊有一段江堤年久失修,看著有點危險。總鎮帶著親衛隊在那邊親自加固江堤。”

司坤謝過,又扶著兩位老爺子上了江堤,向著沈墨的方向尋去。

此時的沈墨也披著一件蓑衣,帶著一群親衛來回搬運著提前準備好的沙袋原木等防洪用品在加固那處由於年久失修而已經隱約有潰堤危險的堤壩。

在這種雨勢下面,蓑衣能起的作用也很有限。

沈墨身上不僅早都溼透了,而且白色的武士長袍也都被泥水給汙染的看不出本來顏色了。

不過此時他根本顧不上這些,注意力全部都在加固江堤上。

他前世是北方人,也沒有住在大江大河邊上,村子裡甚至連一條小河溝都沒有。

所以也沒有經歷過什麼洪災,但是九八年的那次世紀大洪災卻讓他記憶深刻,畢竟那個夏天正好是他小學畢業那一年的暑假,新聞上幾乎全部都是和洪災相關的訊息。

中華兒女眾志成城齊心抗洪的事蹟讓他動容震撼之外,洪水給祖國和人民帶來的巨大危害也是讓他觸目驚心。

長大以後,每年夏天的時候新聞也都會報道南方各地的洪澇災害情況。

再後來,由於全球氣候越來越異常,就連一向缺水乾旱的北方都開始發起了大洪水,甚至還造成了許多人間慘劇。

最誇張的是就連最乾旱缺水的大沙漠裡都發起了洪水,簡直匪夷所思。

這些種種見聞讓沈墨對於洪災保持著深深的警惕。

如今已經過了仲夏時節,雖然下雨的頻率並不算高,但是沈墨卻早都下令準備各種防洪物資,讓下面的人做好心理準備,並且要求每天都要派人巡視江堤。

湘江可是整個湖南境內最大的一條河流,馴服的時候給人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一旦發怒那就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

所以沈墨一定要提前將這條水龍給鎖死在河道里。

本來今天要給王夫之設接風宴的,但是隨著雨越下越大,沈墨心裡就有點慌了,立刻下令讓衡陽知府衙門組織民壯上江堤待命。

自己也帶著警衛團剩下的人上了江堤。

衡陽附近的這段水文情況其實早都摸清了,主要的功臣還是那位衡陽代知府郎三泰。

這位老兄之前雖然當個知縣,但是沒有實權,就到處溜達,順便也就對這段河道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測繪。

現在正好排上用場了。

眼前這段風險最大的江堤就是他之前測繪的時候發現的,位置比較偏僻。

這裡是一處急彎,江水經過這段的時候會帶來強大的衝擊力,所以這裡的堤壩遭受的水流衝擊最嚴重,之前修築的堤壩損毀的最嚴重。

沈墨帶著人上了堤壩之後,發現江水越來越高。雖然距離堤壩表面還有兩米多深,但是看著渾濁的江水奔騰而過,猛烈拍打著兩岸的堤壩,這讓他心情一點都輕鬆不起來。

他根據自己前世瞭解到的一些抗洪知識,下令在一些比較關鍵河段上設定水位警戒線,同時下令下面的各級衙門組織百姓準備大量的沙袋以及石塊。

這些物資準備的越多越好。

雖然這幾年還是處於小冰河期,夏天的雨量並不是很大。湘江這幾年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洪災,但是沈墨卻知道小冰河期似乎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上結束的。

一旦小冰河期結束,夏天的雨水肯定會極大的增多。如果不提前準備,當洪災來臨的就來不及了。

一連串的命令下達以後,沈墨又親自帶著警衛團計程車兵們搬運沙袋和原木來加固堤壩。

他的身體非常強悍,幹起這些粗活來也是輕而易舉,效率很高。

一些民壯和下面的官吏本來聽說沈總鎮親自來堤壩上了,都以為他只是過來轉一圈。但是沒想到沈總鎮不僅沒走,而且還親自挽起袖子跟大家一起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