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動如山,侵略如火(第3/3頁)
章節報錯
三萬比眼前這些士卒還要精銳強大的戰兵,那怎麼可能?
你真當精兵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說練出來就練出來的?
司坤看他的表情也猜到了他的想法,不過也不打算解釋。
畢竟以後他就會知道自己說的是不是假話了。
馬車繼續前行,雨越下越大,路上的行人也基本上都看不見了,都找地方躲雨去了。
距離衡陽南門還有十里,正好路邊有一座石亭。
古代的城池在城門外十里的道左一般都有一個石亭,是古人用來送別即將遠行的友人或者迎接從遠方歸來的友人。
司坤看雨越來越大,就下令車隊停止前進,讓眾人進到了石亭之中避雨。
王夫之和家人們都進入了亭中,但是那些護衛的親兵卻依然一絲不苟地在四周佈置巡邏,絲毫不在意身上的戰甲衣袍早已經溼透。
看著那一個個在雨中堅定的身影,王夫之感慨不已。
他想到了四個字來形容眼前這些士卒:
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他不忍心看著這些士兵淋雨,讓司坤下令叫士兵們進來石亭一起避雨。
司坤卻搖頭道:”姜齋先生,這些將士雖然受我臨時節制,但是作為軍人,他們有自己的紀律和準則、主公這次將他們調配給我過來迎接先生一家,就是要確保先生一家能夠安全順利地抵達衡陽城。我如果下令讓他們進來避雨,那必然會違揹他們的紀律和準則,肯定是會被拒絕的。“
王夫之有點不相信,甚至認為這是司坤的託詞。
司坤無奈,只能將那名帶隊的連長叫過來吩咐他讓人進來輪流避雨。
結果毫不意外地被拒絕了。
看著那個連長走出石亭的背影,王夫之嘴裡喃喃自語道:”不愧是精銳啊,軍令如山,真的不是一句空話啊。“
在石亭之中等了約莫半個時辰後,雨終於小了。
車隊繼續去前行,司坤派人提前騎馬回城去稟告沈墨。
等車隊抵達衡陽南門的時候,卻看到了一個蒼老的身影正舉著一把傘,帶著一隊士兵在城門外等候。
司坤看到後對一旁的王夫之介紹道:”這位就是于成龍於先生,如今已經棄暗投明,追隨我家主公了。“
只是他也不明白于成龍為什麼會在此等候。
王夫之自然知道了于成龍在永州兵敗的訊息,但是卻不知道于成龍不僅沒死,反而還投效了沈墨。
于成龍的名聲他自然是聽說過的,對這位的觀感也很複雜。
一方面于成龍作為漢人,而且還是崇禎朝的貢生,竟然出仕滿清,還做到了一省巡撫這樣的高官,從這一點上來講,誓死抗清的王夫之自然是鄙視這種行為的。
大義有缺,自然被人所不齒。
但是于成龍又是清廉之名傳播天下,他做官又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為了百姓。
從這一點來說,他又是值得欽佩的。
所以,王夫之也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態度卻面對于成龍了。
司坤看到王夫之的表情,也知道他心中的為難,又低聲補充了一句:”姜齋先生,其實正是於先生向主公舉薦了你。主公才知道你在衡陽的。“
王夫之一愣,心情更加複雜了。
不過他到底是個通透之人,很快就想明白了一件事。
不過過去如何,現在大家都在同一個陣營了,而且人家對自己還有舉薦之恩。
他整整衣服,下了馬車,走到于成龍面前拱手笑道:”王夫之見過於山公。“
這下輪到于成龍愣住了。
看到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儒臉上誠摯的笑容,本來也有點不知該如何面對的于成龍眼眶忽然有點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