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梁海是真高興啊,他本來向朝廷求援,也沒抱太大希望。因為他也知道天下的反賊實在太多,若是皇帝接到求援信就派援軍,那有再多兵馬也不夠用啊。

他還擔心皇帝治自己的罪,現在看來皇上還是很聖明的。

三日之後,烏梁海親自將勒爾錦迎進了衡陽城。

待酒足飯飽之後,勒而錦便召來烏梁海詢問最近的關於蕩寇軍的動向。

“根據種種跡象顯示,那沈墨會在六月十五日來進犯衡陽。粗略估算,那沈墨麾下如今有十幾萬人馬,不過至少有五萬分佈在寶慶府和郴州桂陽州等地。再算上留守兵力,沈墨能夠動用的兵力當在五六萬之間。”

烏梁海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當然,他這個情報錯的有點離譜。當然,收集情報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古代又沒有各種先進的偵聽監測技術和裝置,基本都是靠著人力打聽訊息,再加上連蒙帶猜,所以往往蒐集到的情報互相矛盾,相差甚遠。

所以就更需要主將能夠理性判斷了。

“五六萬嗎?只怕其中精銳最多不超過一萬,其他的基本都是烏合之眾而已。那你說說,關於沈墨手中的火炮數量有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勒爾錦長著一張長長的驢臉,摸著下巴問道。

這個還真把烏梁海給問住了,想了半天,猶豫道:“大概似乎應該有個二三十門左右,不過也許他又鑄造了一些也不一定。”

勒爾錦罵道:“你以為鑄造大炮跟鐵匠打一把刀那麼容易嗎?繼續派人打聽訊息,越多越好。”

烏梁海被罵的唯唯諾諾。

勒爾錦到底是個知兵的,很快就帶著人四處巡視,檢查加固城防,調兵遣將。

因為六月十五就在三天之後,所以他只有三天的時間用來準備。

其實,在勒爾錦到達衡陽的當天夜裡,沈墨已經帶著一萬五千蕩寇軍正兵趁著夜色,登上了水師的戰船,沿著湘江順流而下,奔向了衡陽城。

他前一天將白映波接過門後,新婚之夜纏綿一夜後,第二天早早就離開了家門,來到了總鎮署,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出征。

之前所有的一切,大部分都是用來當做煙霧彈來迷惑敵人的。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六月十五出征,但是隻有蕩寇軍的幾個高層知道真正的進軍時間是六月十二。

短短三天,會讓很多事情發生變化。

沈墨就是要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