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效忠的是自己的信仰(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兩天好像沒有再出去溜達了,每天就在院子裡看著頭頂的天空發呆,發一會呆就拿起筆在紙上寫點什麼,大概是在思考什麼重要的問題一樣。”
沈墨大概明白于成龍在做什麼,在想什麼了。
他想了想道:“回頭你去找一趟老於,問他如果想通了的話,可以過來找我聊聊。如果不願意,告訴他可以去東安縣學教書。如果他還有別的要求,只要合理的都可以滿足他。”
沈墨雖然心中希望于成龍能夠投效自己,不光是因為眼饞于成龍的個人才幹,更是因為如果能得到于成龍這樣一個名聞天下的清官幹吏的投效,那對於沈墨的個人政治聲望將會有巨大的提升。
想想看,康熙皇帝親自嘉獎的清官幹吏,堂堂湖南巡撫都願意投靠,這天下誰還能理直氣壯地說他沈墨是那種成不了氣候的反賊?
只是沈墨卻也清楚,對於于成龍這種根本不拿生死當回事,心中有自己堅定信念操守的人,什麼威逼利誘這些手段都沒啥用。
這種人如果自己想不通,你用啥手段都不好使。
自己要是想通了,你就算不給他發俸祿,他也願意追隨你。
這種人效忠的並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家族或者某個國家,他效忠的是他自己的心中的信念。
沈墨猜測,于成龍這段時間的表現就是在試著去了解沈墨,瞭解蕩寇軍的一切。他的所見所聞讓他產生了一些思想上的變化,所以才會出現開始思考發呆。
這是一個好的跡象。
最少說明他願意主動了解和接納他周圍的新變化,願意去思考,而不是用過去的成見和偏見來看待沈墨和他蕩寇軍。
司坤點頭記下,忽然問道:“總鎮,如果於成龍答應去東安縣學教書,但是卻不願意剪掉辮子,那該怎麼處理?”
現在在沈墨治下,這些納入治下超過兩個月的區域,幾乎找不到還留著金錢鼠尾的人了。
就算有些百姓因為經濟的問題還穿著一些滿清款式的服飾,但是辮子卻基本上都剪掉了。
男人們現在頭頂的要麼一頭短髮,要麼就是光溜溜的光頭,沒有人會留辮子了。
這不光是蕩寇軍的強制要求,也是一種身份認同。
誰要是敢留著辮子出現在人前,官府就算不抓你,百姓們也會動手按住你給你強行剪掉的。
于成龍也就是因為身後跟著蕩寇軍計程車兵,否則肯定也會享受這種待遇的。
回到司坤的問題上,沈墨想了想道:“隨他去吧。頭上的辮子容易剪掉,心中的辮子卻不容易。我等著他主動剪掉辮子的那一天。”
原本的時空大清滅亡之後,北大都能容下一個留著辮子的辜鴻銘,他沈墨也能容下也留著辮子的于成龍。
《帝國時代造反實錄》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新書海閣繁體版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新書海閣繁體版!
喜歡帝國時代造反實錄請大家收藏:(tw.帝國時代造反實錄新書海閣繁體版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