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給我封侯?(第1/2頁)
章節報錯
卞和平如此快速的思想轉變,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要歸結與這一戰沈墨表現出來的強橫實力。
雖然這一戰是于成龍進攻,沈墨防守,但是從一開始沈墨這邊其實就佔據著絕對的主動權,無論是在湘江上用水師攔截清軍船隊,燒燬清軍輜重然後到于成龍最後被迫倉促進攻,一步一步其實都在按照沈墨設定的劇本走。
如果說卞和平之前對於還覺得於成龍就算打不下永州也最少能夠全身而退的話,那麼在鐵牛帶著幾十門火炮直接轟擊祁陽縣城之後,卞和平對於沈墨的實力認知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能在大軍攻城的情況下還派出五千人馬攜帶大炮來偷襲敵人後方,若非是反賊主帥腦子進水,那必然就是對方對於官軍的這一次進攻根本就是有恃無恐,甚至是設好的一個圈套,更是對自己實力的的絕對信心。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卞和平嚇了一大跳,深深的覺得沈墨這個反賊的實力底蘊絕非眼前看到的那麼簡單。
所以他乾脆利索的開城投降,然後在被關了幾天後又幹脆利索的表示要投效,根本原因還是他對於沈墨的真正的實力有了信心。
其實,永州之戰的影響深遠幾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很多事情甚至向著沈墨完全沒有想到的方向去發展了。
首先,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永州境內出現了大量的外逃地主鄉紳。這些人之中大多數都是自知自己作惡多端,要是落在沈墨手中肯定是要被公審的那一類人。
他們放棄了田產,祖宅,甚至大量的糧食,只帶著大量的金銀財物逃亡衡陽甚至株洲長沙等大城池。
有良心一點的還帶著全家一起跑,涼薄一點的則只帶著幾個親近之人,其他人全部任憑其自生自滅去。
反倒是那些剩下的小地主自耕農們心思則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沈墨佔領了永州城之後,並沒有立刻開始開始分田土改工作。于成龍帶著上萬大軍前來攻打的訊息能夠流傳的那麼快,自然也有沈墨主動讓人傳播擴散的緣故。
這一仗表面上要打的是于成龍帶著的上萬清兵,實際上也是要借這一戰大勝之威徹底打掉那些心中還存著妄圖對抗蕩寇軍的豪紳地主們到底僥倖之心,另外也給那些盼著分田分地的佃戶乃至自耕農和小地主們吃一顆大大的定心丸,讓他們知道沈墨是能能力保證他們的既得利益的,這樣他們也就有了擁護沈墨的底氣。
同時順便也能震懾永州周圍的那些想要渾水摸魚的各種山賊草寇乃至江湖幫派等三教九流的勢力,
之前在兩軍交戰的時候,在戰場的周圍其實有無數雙眼睛在看著這長湘南地區數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攻守之戰。可以說,在戰鬥開始之前或者說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多少的觀眾心中都是不認為沈墨能夠勝利的。
甚至相當一部分人覺得沈墨在清軍兵臨城下之前就會棄城逃跑。就算那些心中盼著沈墨勝利的人,從理智上也感覺沈墨勝利的希望不大。
正是因為大多數人不看好沈墨,所以戰鬥的結果出來之後才能引發了許多猝不及防的後果。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那些逃跑的大地主鄉紳們根本沒有想到沈墨會勝利的那麼塊,而且還那麼徹底,來攻的上萬清軍全軍覆不說,主帥于成龍還被俘,就連祁陽縣也落入了沈墨手中。
這些大地主豪紳之前在聽說官軍大舉來攻的訊息時有多囂張多麼幸災樂禍,現在逃跑的時候就有狼狽。因為蕩寇軍水師封鎖了水路的緣故,這些人逃跑的時候甚至都不敢走最便利的水路,而是翻山越嶺,騎著毛驢騾子來躲避追捕。
不過這顯然是他們想多了,大戰過後,要做的事情千頭萬緒,沈墨哪裡顧得上他們這種小角色。不過他們跑了倒是省了不少事情。
大地主跑了,小地主和自耕農們則是心中忐忑,因為他們不清楚沈墨的具體政策,所以難免會胡思亂想,擔驚受怕。他們不像大地主們家產豐厚,就算拋下土地跑到城裡去也能照樣過得滋潤,他們的主要財產就是他們辛辛苦苦耕耘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