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進退兩難的于成龍(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照東安縣的慣例,官府要借糧借種子給農民,而且還是要免息的。同時,要籌備足夠的耕牛和挽馬來幫助農民們耕地。
這都是官府的職責所在,農業社會,春耕可是一年當中的頭等大事。以前皇帝皇后甚至都要親自下地扶犁勸耕的,雖然是做個樣子,但是也說明了春耕的重要性。
等到夏收之後,農民們再把借的種子和糧食還回來就是,各村村公所負責發放糧食種子,而且堅決杜絕收穫火耗等坑害農民的行為。
至於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那就到了農會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沈墨甚至要求三縣的知縣必須親自去鄉下調研巡查,而不是隻坐在縣衙裡發號施令。
安排完春耕的事情,沈墨又說起了第四件事,那就是如何應對於成龍帶來的這一支清兵。
眾將這時候都表現的興奮起來,之前的三件事雖然重要,但是卻不是他們的本職。現在聽到清兵大舉來攻,自然來了精神。
這次打永州,眾人其實都想卯足了勁好好幹一仗,結果也沒怎麼費力就打了下來,全軍傷亡也不超過十個,讓眾將都有一種狠狠一拳卻打到了棉花上的感覺。
沈墨簡單介紹了一下情況,又道:“我估計于成龍現在應該剛過株洲,再有個兩三日就能到達衡陽了。那時候應該也就知道了咱們打下永州的訊息了。”
鐵牛摩拳擦掌道:“主公,不如咱們一鼓作氣把衡陽城也給打下來,把那於老頭給活捉了。聽主公說這老頭還是個有名的清官,我老牛到時候就當面問問這老頭明明是漢人,為啥一把年紀了還要當韃子的官。”
戴文勝道:“主公,那衡州知府楊成澤就是那楊鴻軒之子,咱們殺了他爹孃,抄沒了他家,如今把主公當做生死仇人。于成龍若是帶兵到了衡陽,兩人合兵一處,那楊成澤膽氣更壯,肯定會鼓動于成龍早日來攻打咱們的。不如咱們先下手為強,將衡陽一舉拿下,順便送楊成澤去下面繼續孝敬他老子。”
其他諸將也都出聲贊同,眾人語氣輕鬆,顯然都沒覺得打下衡陽城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這也不怪他們驕狂,實在是自起事以來,蕩寇軍跟清軍的幾次作戰都基本上是一路狂虐,根本沒有感受到多少戰爭的殘酷,自然而然心中就會看輕了清軍的戰鬥力。
這也難怪,湖南的清軍大部分都是綠營兵,而且這些綠營兵大多數還都是降兵。
士氣低落,裝備不全,還被滿人猜忌防備,不時的還要充當炮灰,戰鬥力能強才是怪了。
精銳的八旗軍不是在京城護衛主子,就是在各省的八旗駐防將軍衙手下。
滿洲韃子全族當初不過兩百萬人,男丁也就四五十萬。這些年打仗雖然勝多敗少,但是也損失了不少。
如今滿打滿算,真正的八旗兵估計也就二十萬左右。
況且滿清入關三十多年,滿洲兵早都被中原的花花世界給迷了眼睛,雖然戰鬥力沒有晚晴那些溜鳥鬥蛐蛐的八旗大爺兵那麼拉垮,但是也沒法跟當初剛入關的時候相比了。
這些八旗兵死一個少一個,就算生了兒子,也再養不出當初如野獸一般兇悍生猛的八旗精銳了。
環境變了,長白山的老林子裡磨礪出的兇獸跟如今暖房裡養大的狼犬肯定不一樣。
鐵牛要想找個滿洲兵試試成色,估計只有等打到了北京城的時候才有機會了。
沈墨將這些說給眾將聽,眾人聽了不僅都有些失望。
漢奸雖然可恨,但是殺再多也沒意思,還是要打那些真韃子才帶勁。
沈墨擺擺手,場面重新安靜下來,繼續道:“于成龍的這一路要我說來,其實不用過於擔心。咱們定下的調子是步步推進,每佔一城,都要先鞏固基礎,贏取民心。推進的太快,就會出亂子。于成龍雖然看著氣勢洶洶而來,但是依我看,他的本意是想幫著劉光耀守城,想利用永州城來磨碎咱們的血肉,一點一點的將咱們消耗在永州城下,然後再趁機反撲。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咱們攻城的速度太快。”
鐵牛恍然,接過來笑道:“所以於老頭知道了咱們破城的訊息後肯定就懵了,進退兩難了。他要繼續打來,就成了他來攻城,咱們來守城了。這老頭肯定也沒有攻城的準備。可是退的話又很沒面子,畢竟是堂堂巡撫,浩浩蕩蕩帶著一萬大軍走到半路一仗沒打就撤,下面的官們也會不服他,甚至那韃子皇帝也還要降罪給他。這老頭現在估計頭疼的在罵娘呢!”
眾人都開懷大笑起來。
沈墨也笑,自己這邊速度太快,搞得於成龍這位天下第一清官肯定很難受。
……
于成龍現在的確很難受,他剛帶著大軍風塵僕僕剛過株洲,就收到了衡陽知府楊成澤送來的戰報,說是永州失守,知府兼總兵劉光耀生死不知。
於老頭看著戰報發了半天呆,死活不相信永州那麼大一座城池怎麼就能在短短不到半日的時間就被反賊給攻破。
他甚至使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覺得自己是不是年紀太大,老花眼又變嚴重了?
可是再看,終於確認自己沒看錯。
拿著戰報的手抖了半天,牙縫裡擠出幾個字:“劉光耀無能之輩,該殺!”
又想了半天,最後下令繼續向衡陽進發。
永州一失,衡陽危矣。衡陽是湘南重鎮,衡陽若是有失,那整個湘南就徹底糜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