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大宋遷都?!(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日清晨,池州城大開,武林盟軍隊進入其中,順利接收了整座城池!
隨後,在王堅、董宋臣、張鈺三人的注視下,開始了熟悉的打土豪,分田地的行動!
首先,是將各大鄉紳、土豪抓出府邸,當眾審判……有罪的,當場判罰,沒收土地,家產,收歸武林盟所有;無罪的,則當庭釋放,丈量其對方土地,根據市場價出資購買,並提供相應的工廠,供其轉型,不再將一門心思放在了收刮土地之上。
隨後,則根據貧民數量,按需分發土地……以土地稅金,作為百姓租借土地的佣金,而不再收任何稅收。
簡單點來說,就是把所有百姓都當成了佃戶,雖無買賣土地的資格,卻能透過努力勞動,吃飽穿暖,甚至還能存下不少積蓄!
單單只是這一條政策,就讓王堅等人,感覺到了武林盟與大宋那截然不同的勃勃生機!
尤其是在看到了百姓們臉上那發自內心的笑容之後,王堅、張鈺,包括董宋臣,似乎都找到了,趙昀為何會主動投降武林盟的理由……
................
臨安城,池州陷落的第一時間,斥候便將情報傳入了臨安,送到了大宋朝堂之上!
“報!緊急軍情,臨安陷落,王堅、張鈺主動開啟城門,率軍投降武林盟!”
軍情在第一時間就送到了朝會之上,現任皇帝宋度宗趙禥和姦相賈似道的手中!
賈似道翻開軍情,只是一觀,便氣得當場將軍情砸下,口中憤怒大呼:“我就知道那群武將都是些靠不住的!狼心狗肺,枉顧了大宋的培養!”
他怎麼能不氣?要知道,十萬禁軍,可是將臨安城的禁軍拉出了三分之一!
要知道,南宋除開邊軍之外,也就剩下這三十萬軍隊尚有戰鬥力……其他城池的軍隊,多是廂軍,說白了,就是戰時為軍,閒時為民,其戰力可想而知!
可現在呢?將唯一一個能保護臨安城的軍隊交給了王堅和張鈺,他們卻率軍投降了?
剩下這二十萬的軍隊,哪裡還有什麼戰力!這是在大宋,不克扣兵源,喝兵血,那還是那個大宋嗎?
再簡單點來說,就是禁軍,也就帶走的十萬軍隊有戰力……其餘的,不是空餉,就是老弱病殘……即便賈似道臨時感覺到不對,加速補充兵源,可是這短短十餘日,又哪裡能補足?更別說還要訓練到足以上戰場打仗的地步了!
趙禥看完軍情,亦是驚慌失措……池州城一破,武林軍距臨安也就三日急行軍的事,而且前方已再無可以抵抗的地方……難道,他也要像先輩徽欽二帝一般,被抓住囚禁,一生都不得出嗎?
早知如此,還不如好好的當他的太子,接個屁的皇帝尊位啊!父皇又沒死,他急急忙忙的繼任幹嘛?現在可好,作繭自縛了吧?
“賈相,現在該怎麼辦?”
趙禥驚慌失措地看向賈似道:“我們要不要遷都?”
“遷都……”趙禥的意見,倒是給了賈似道一個方案……對啊,當年的趙構,在抵抗不了大金精兵的情況下,選擇了遷都臨安……那如今,他們擋不住武林軍,不遷都,難不成還留在這裡等死不成?
若是蒙古來襲,他還能投降一波,但武林盟……繳文之上所討伐之人,他的位置,可是比大宋皇帝還高!
“來人啊,將地圖拿上來!”
一幅巨大地圖,當即擺放在了殿中……趙禥、賈似道,乃至眾臣皆圍成一圈,湊過去觀看,尋找著能遷都的位置!
“諸位大臣,吾等該遷都何地?”
地圖之上,眾人細細觀看……其中成都、江陵、武陵等地,距離邊關並不算太遠,貌似不大能擋住武林軍兵鋒……剛一提出,便被拒絕……
“泉州,崖山如何?”
賈似道直接將手指點在了沿海的兩座城市上!
他的心思昭然若揭,就是以防擋不住武林軍,他們還可透過崖山、泉州兩大港口出海,前往琉球所在。
趙禥有些猶豫……
“賈相,此兩地,是否有些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