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推薦春綺前往隴西(第2/2頁)
章節報錯
“陛下,李老大人,請聽小女子一言。”
眼看李世民就要和李超塵撕破臉,如此劍拔弩張的時刻,滿朝文武,包括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都不敢插話,裴淑貞只是一個無官無職的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在這威嚴的朝堂上,她怎麼這麼大膽,敢和李世民、李超塵說話?
她要說什麼?
李世民停止了斥責李超塵,李超塵也收了他公雞鬥架的架勢,滿朝文武都靜默不語,聽裴淑貞說什麼。
就聽裴淑貞說:
“陛下,李老大人,這防控疫情,必須從整體上防控,而不是隻防控某一個地方。
如果整個大唐都發生了疫情,那某一個地方防控得再好,也不可能防住,除非這個地方的人一直都待在家裡不出門,不和別人交往,而這是不可能的。
不管京城、北方的幾個道、或者隴西,都是大唐的地盤兒,發生了疫情,都必須防控住。
整個大堂是一盤棋,根本無法割裂開來。
陛下、李老大人能相信我,讓我幫忙指揮抗疫,我很是受寵若驚,但是,我很有自知之明,憑我一個人,是不可能很好地控制住疫情的。
這控制疫情,但憑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可以。
在趙王府,有一個人比我更有防控疫情的能力,她就是趙王的貼身侍女春綺。
春綺從小就跟隨在趙王身邊,他對趙王特別熟悉,趙王做事的方法、策略,她全都懂。
自從趙王去了蔡州之後,他寫回來的每一封信,春綺都看了,趙王在信中所講述的京城和大城市,以及農村如何防控疫情,春綺也都完全領會。
並且春綺很有能力,在我沒去趙王府之前,一直都是春綺在打理趙王府。
即使現在,趙王的許多最重要的生意、最昂貴的瓷器、玻璃製作,也都是春綺領導、打理、製作的。
剛才李老說得很對,隴右道是李家的祖地,陛下也是隴西李家族人,因此隴西李家是整個大唐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小女子推薦趙王貼身侍女春綺,由她前往隴西李家指揮抗疫。”
李世民被這疫情攪得焦頭爛額,他正準備寧肯和李超塵撕破臉,也不答應讓裴淑貞前去隴西,現在聽裴淑貞這樣說,他心中大喜:
畢竟李超塵是隴西李家身份、地位最尊貴的族老,和他撕破臉,那就相當於和五姓七望撕破了臉,那最後的代價將會是令人無法想象。
現在,在李元景的趙王府中,居然還有一位如此有能力的侍女,真的太好了,自己的這個六弟,真的太能給人驚喜了!
打虎親兄弟,自從自己六弟突然變得這麼有能力以來,他為自己幫了多少忙,解決了多少困難、憂愁啊!
蔡州一稟報那裡發生了疫情,六弟二話不說,不顧自身安危,立刻前往那裡抗擊疫情,這份赤心和擔當,大唐滿朝文武,誰人能比?
李超塵自然也知道,大唐發生瞭如此嚴重的疫情,李世民正焦頭爛額、憂愁無比、束手無策之際,自己卻想把此時京城唯一有能力抗擊疫情的裴淑貞要走,李世民肯定不會同意。
剛才李超塵之所以那樣說,他也實在是急眼了:
隴西李家疫情嚴重,天天都有人患病,截至到他得到訊息時,已經死了幾十人了。
現在聽裴淑貞說李元景的貼身侍女比裴淑貞更瞭解李元景、更知道怎樣抗疫、更有能力,李超塵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