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收拾完了,就把她們給請出來?

哄傻子呢?

李靖、薛仁貴、孫思邈一聽,就知道李超凡、李超塵在得到李元景的答覆之前,輕易是不會把三人送出來的。

李靖知道不能逼迫隴西李家太緊,他就準備派人回京城,把五姓七望的這條件稟報給李世民、李元景,由他們決定是否同意這條件。

而薛仁貴、孫思邈二人,對李元景的和五姓七望打交道的策略瞭解得很清楚,知道李元景現在非常需要從五姓七望那裡換糧食,所以自然同意把他的那些東西賣給五姓七望七成或者七成半。

而至於李元景寫的詩詞、曲譜,二人也知道,李元景最初寫那些詩詞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把那些詩詞看得多麼重要,只是後來李世民、五姓七望等人,全都非常欣賞、爭搶著購買,李元景才知道他寫的這些東西珍貴、值錢了。

這些東西對別人非常珍貴,但對李元景來說,卻不是什麼事,他們二人就能答應五姓七望的這些條件。

但是今天,薛仁貴要扮演楞頭青、拼子的角色,以逼迫五姓七望、隴西李家同意放人,所以他不能表現出絲毫妥協、軟弱的情形,因此他心中雖然著急,想讓李靖答應五姓七望的條件,讓隴西李家人把春綺三人放出來,但他卻不能說。

而孫思邈看了面前的形勢,他決定由他答應五姓七望的要求。

孫思邈心說,反正自己是李元景的弟子,自己答應了,先把春綺三人救出來再說。

至於將來李元景不答應這些條件了,他只是李元景的弟子,李元景不答應他也沒辦法。

如果將來,因為李元景不答應這些條件,五姓七望找他的麻煩,他完全可以一走了。

反正他向來都是閒雲野鶴,居無定所,並且憑他在大唐、綠林、江湖的聲望,即使五姓七望抓住了他,也不敢把他怎麼樣。

原本孫思邈一言九鼎、特別在乎臉面,但他自從認了李元景為師之後,在趙王府,他就成了大多數人的小輩,於是凡是涉及趙王府的事情,他都以小輩的心理行事。

原本李元景、薛仁貴眾人都只是十三四歲的少年,而他又是他們的小輩,自然說過的話可以不算數。

人有時候就是這麼怪,有時候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有時候卻像個孩子。

孫思邈在李元景面前,他自覺就是一個可以撒嬌的孩子。

於是孫思邈對李靖、李超凡、李超塵,以及五姓七望眾族老等人說:

“李大將軍、李族長、各位族老,關於這次隴西李家和趙王之間發生的這件事,夜長夢多,時間拖得越久,越容易發生變故。

我想這樣,關於剛才李族長、李族老所提的條件,由我做主答應了,李族長、李族老,我是趙王的弟子,不知李族長、李族老是否相信我?”

李靖、薛仁貴、李超塵、李超凡眾人聽了孫思邈的話,全都心中一喜,事情鬧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所有人都知道必須儘快結束,一旦繼續鬧下去,可能一個微小的意外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而現在孫思邈同意由他做主,答應隴西李家的條件,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雖然孫思邈說他是李元景的弟子,有資格、有權利代替李元景答應隴西李家的條件,但李超凡、李超塵眾人看中的可不是孫思邈李元景弟子的身份,而是他的藥王、老神仙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