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景看已經把李德獎忽悠到了自己身邊,他就趁熱打鐵對李德獎說:

“我看李兄性情率真,古道熱腸,我很欣賞和佩服,我已經和元禮十三人結拜為兄弟了,如果李兄不嫌棄我們兄弟十四人卑微,我們兄弟十四人願和李兄結拜為兄弟!”

這、這……

李德獎聽了一愣:

這怎麼可以?

不說李元景貴為王爺,僅僅李元景是李世民的弟弟,而李世民和自己的父親李靖兄弟相稱,自己也不能和李元景結拜啊?

並且現在李德獎特別佩服、崇拜李元景,他可是覺得自己配不上和李元景結拜的,李德獎性情率真,毫不虛偽做作,於是他就直接告訴李元景,他不能和李元景結拜的原因。

上次李元景告訴他不可拘泥於俗世之禮,和他兄弟相稱,李德獎同意了,但那只是相逢之時打招呼的一種稱呼,當不得真,但現在李元景要和他結拜,那就是非常正式的了:

在古代,人們結拜有非常正規的儀式,是要向神明發誓的,結拜兄弟和親兄弟關係是一樣的,所以輕易不能結拜,結拜了就要遵守誓言,把對方當成親兄弟對待。

李德獎告訴李元景,他雖然不能和李元景結拜為兄弟,但他可以拜李元景為師。

李遠景聽了心中一喜:

拜自己為師也可以啊!

自己的目的就是把李德獎留在自己身邊,如果李德獎拜自己為師,那甚至比自己和李德獎結拜更好,在古代,師徒如父子,弟子必須像尊重自己父親那樣尊重師傅,聽師傅的話,如果李德獎拜自己為師,那以後他就必須聽自己的話,自己讓他幹什麼他就得幹什麼,那時,自己讓他留在身邊,他就必須留在身邊。

李元景正準備措辭,既答應李德獎拜自己為師,又不讓李德獎發現自己的目的,就聽孫思邈說:

“正恩師弟,既然你父親和師傅同輩,那你也只能拜師傅為師了,我已經拜師傅為師了,那以後我們就是師兄弟了。”

孫思邈的話一下子把李德獎說懵了:

什、什麼……

正恩師弟……

以後我們就是師兄弟了……

這是怎麼回事?

名聞天下的藥王、老神仙孫思邈,怎麼喊自己師弟?

他已經拜師傅為師了,他拜誰為師?

他已經拜李元景為師了?

他什麼時候拜李元景為師了?

這、這……

李元景有孫思邈做徒弟,那自己哪還有資格做他的徒弟,和孫思邈師兄弟相稱?

李德獎此時還只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無論如何也沒有資格和孫思邈師兄弟相稱,那要拜李元景,就只能拜李元景為師祖了,可就憑自己,即使做孫思邈的弟子,夠資格嗎?

那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