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要穩住五姓七望,不能讓他們和李世民翻臉,鬧得兩敗俱傷。

其實,李元景還真的擔心,李世民如此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大唐將在李世民的治理下,變得非常強大,最後會強大得他們五姓七望根本就不是對手,五姓七望如果看出來這情況,他們現在就動手推翻大唐,改朝換代,另立國家。

而對李元景來說,做一個玻璃鏡子,其實是一件小事,非常容易,只是現在自己的玻璃沒有燒製出來,在大唐蒐集的玻璃非常昂貴,做鏡子賣,賣得便宜了不賺什麼錢,賣得貴了也不好,所以李元景暫時不準備做鏡子等玻璃製品賣。

但突然,李元景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自己太注重於賣東西的成本和利潤之間的關係了!

雖然現在大唐玻璃很貴,按照大堂玻璃的價格,製做鏡子賣的話,賺的錢比較少,費力不討好。

但其實,現在自己手裡的玻璃並不是出錢買的,而是李世民在大唐收集來,承諾半年之後,雙倍償還的。

這就是說,現在自己手裡的玻璃並沒有真金白銀地出,而等到自己的玻璃燒製出來之後,即使雙倍償還,也幾乎不值得一提。

自己的玻璃還沒有燒製出來,現在自己還這麼缺錢,那正好把李世民收集過來的這些玻璃,製作成鏡子、高腳玻璃杯等賣出去,先掙一些錢。

自己怎麼這麼死腦筋,只想著自己燒製玻璃,然後用自己燒製的玻璃製作鏡子、高腳杯杯等物品,沒有想到用李世民蒐集的這些玻璃,先製成鏡子、高腳玻璃杯,賣了賺錢呢?

對自己來說,這些玻璃現在幾乎沒有成本,並且製成鏡子、高腳杯等,賺錢太快了,比自己寫詩、寫曲譜賺得還快啊!

於是李元景對李浩然說:

“李大人,你也知道這玻璃極其昂貴,不說製作成鏡子、高腳玻璃杯非常困難,更難的是,這玻璃特別珍稀。

陛下為了鼓勵大唐民眾人工孵化小雞、小鴨,不惜在整個大唐蒐集玻璃製作溫度計,並且承諾對收集來的玻璃雙倍償還,但也沒有收集來多少。

原本這些玻璃要製作溫度計等重要物品,但現在既然陛下命令我為李大人、五姓七望製作玻璃鏡子,那我就為李大人、五姓七望製作幾面。

我製作的鏡子,就以這一個這麼大為標準,鍍銀、鑲金邊、金座,每一個一千貫錢,不知道李大人是不是接受這價格,如果接受的話,我就為李大人制作。”

什麼?

李元景說他可以為五姓七望製作幾面、而不是一面這麼精美、清晰、珍貴的鏡子?

一千貫錢一個?

接受啊!

怎麼不接受?

只要李元景給製作,別說一千貫錢,兩千貫他們五姓七望也要啊!

玻璃這麼昂貴,這鏡子這麼神奇、清晰、精美,鍍銀、鑲金邊、金座,一千貫錢真的不算貴!

李元景做生意真的公道、大氣,能照顧到生意夥伴的利益,太看得起他們五姓七望、對他們五姓七望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