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一千面鏡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本鏡子的背面如果鍍成鋁的話,可以節省一些銀子,但此時的大唐還煉製不出來鋁,李元景只好鍍銀。
當然,鍍銀更能顯出這玻璃鏡子的珍貴,因為這鏡子賣的價格非常高,所以,就是鍍點銀也不值什麼。
李元景對李浩然說:
“李大人,你說的這是個辦法,如果李大人能蒐集來玻璃,那我們也按照陛下蒐集玻璃的方法算賬,就是李大人蒐集來的玻璃給我,半年之後我雙倍償還給李大人。”
李浩然說:
“這樣可以,只是我們收集來的玻璃,趙王制成鏡子之後,必須全都給我們,不能賣給別人。”
李元景回答李浩然:
“李大人請放心,我可以向李大人保證,你們蒐集來的玻璃,我製作成鏡子之後,會全部賣給你們五姓七望,我想對我的信譽,李大人還是可以放心的。
當然,把玻璃製作成鏡子會有一定的損耗。”
把玻璃製作成鏡子有損耗是當然的,李浩然七人都懂,但他們擔心的是,李元景用損耗為藉口,把他們收集來的玻璃,製成鏡子之後賣給別人。
於是李浩天就問李元景,用玻璃製作玻璃鏡子的損耗是幾成。
李元景則告訴李浩然、李浩天,因為大唐現有的玻璃大多數都蘊含許多雜質,而他製作玻璃鏡子,必須要把那玻璃提煉得非常純淨,所以損耗比較大。
李元景這樣說,在場的眾人都非常相信,因為李元景製作的這鏡子,清晰、明淨,毫無瑕疵,這肯定是在製作鏡子的時候,李遠景用什麼方法,把玻璃中蘊含的雜質清除掉了,那損耗肯定比較大。
李浩然七人看李元景不說損耗是幾成,正擔心的時候,李元景說:
“李大人,關於損耗的事,我們這樣,等我把鏡子製出來之後,由你們判斷,你們覺得我給你們製作的鏡子,不夠抵償你們給我的玻璃,你們覺得缺多少,我就給你們補多少面鏡子的。”
因為李元景聽李浩然七人準備自己蒐集玻璃,讓自己為他們製作鏡子,他們卻不提分李世民蒐集的玻璃製作的鏡子,李元景就有點擔心,如果他們不說要,那自己也不能找著賣給他們。
現在李元景想通了,決定儘可能多地製作鏡子賣錢,那製作的鏡子就要儘可能地賣給五姓七望。
這玻璃不能吃、不能穿,幾乎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和價值,但卻可以換來大量的糧食,或者銅錢。
而現在大唐正面臨著一場災荒,如果這些鏡子,包括李元景製作別的那些東西,賣給別人,不管是要糧食還是要錢,都將掏空他們的糧倉和積蓄,而等到大災荒到來的時候,他們沒有糧食沒有錢了,朝廷還需要救濟他們。
現在,大唐儲存、積蓄糧食和錢最多的就是五姓七望,只有把他們的糧食和錢掏出來,才能救濟大唐百姓。
並且用這些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的玻璃、瓷器、詩詞,把五姓七望的糧食和錢換過來,就能極大地削弱五姓七望的經濟實力。
現在玻璃、瓷器特別昂貴,但等到自己燒製的玻璃、瓷器多了,那這些東西就會百倍、千倍地貶值,等到這些東西特別不值錢了,那五姓七望重金購買的這些東西就會變成一堆精美的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