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把她這皇后娘娘忘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難道是裴淑貞真的生氣得特別狠,不要他的詩和鏡子,所以裴寂就拿來獻給李世民了?
肯定是這樣。
裴淑貞如此剛烈、高傲,他怎麼會容忍自己突然收一大堆通房丫頭、小妾,讓她們和她共侍一夫?
李元景向李淵說了,他把趙王府所有的侍女、丫頭全都收為小妾、通房丫頭之後,還沒有意識到他說這話可能會令裴淑貞怎樣的生氣、憤怒、惱火。
當時他只是覺得,有機會了,就把自己之所以給李淵說這事的原因向裴淑貞解釋清楚就可以了,但他沒有想到裴淑貞的反應如此之大,也沒有想到自己這樣說給春綺等眾丫頭、侍女造成了這麼大的麻煩和心情波動。
今天他看裴寂把他送給裴淑貞的鏡子和詩、曲譜拿來送給李世民,他才感受到了他這件事做的錯得多麼離譜。
裴淑貞這麼聰明、有才氣、漂亮、淑貞的女子,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手啊!
他以前費了那麼大的勁,才讓非常看不起自己、不願意搭理自己的裴淑貞回心轉意了,但現在一切又回到瞭解放前!
李元景一個人在旁邊默默地思考該怎樣再哄裴淑貞回心轉意,所以他也沒有心思聽裴寂念這些詩了。
但眾人聽了這詩都非常疑惑地看著李元景,在場的人都是極其聰明之人,很快他們就想明白了,這詩包括鏡子,肯定是李元景拿來送給裴淑貞,哄裴淑貞的。
裴淑貞生氣了,所以李元景就耗費了極其大的力氣,製作了這面鏡子,送給了裴淑貞。
但如果這是李元景送給裴淑貞的,為什麼裴寂拿來獻給了李世民呢?
這麼好的鏡子,不說是送給裴淑貞,不管送給誰,誰都不會捨得再拿出來送人。
眾人在想這其中的原因,就忘了思索這燕子樓在哪裡了。
不過眾人猜想,在大唐肯定有許多燕子樓,即使詢問,這肯定是李元景和裴淑珍小情人之間的秘密,他們也不會說出來,就像那首《詠美人在天津橋》,很多人都詢問京城這麼多座天津橋,李元景詩中寫的是哪一座,可李元景一直不說。
長孫皇后拿著這鏡子,心中腹誹:
自己對李元景特別好,李元景幾歲就死了母妃,她就非常關心李元景,讓李元景經常在自己的宮中玩耍,自己對李元景這麼好,他怎麼就沒有想到給自己製作一面這樣的鏡子?
人們常說,娶了媳婦忘了娘,李元景這是拼命哄媳婦,卻把她這皇后娘娘忘了。
如果這鏡子是李元景製作送給的裴淑貞的,那自己怎麼好意思要呢?
但這面鏡子太清晰、太漂亮了,它甚至能無比清晰地讓人看到自己臉上纖細的汗毛!
長孫皇后真的非常非常喜歡這面鏡子,還從來沒有一樣東西能讓她這麼喜歡。
於是她就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心中寬慰自己,這是裴寂獻給李世民的,她替李世民保管的,可不是自己要裴淑貞的。
李元景這次寫的詩非常有情有義,裴寂唸完之後,眾人都非常喜歡這詩。
裴寂唸完了,眾人就再傳著看,而李世民則把這兩首曲譜《梅花三弄》和《高山流水》展開來看。
看完之後,李世民再次非常震驚這曲譜寫得同樣非常了不起,和昨天李元景寫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天李世民非常高興,這詩和曲譜,以及這玻璃鏡子,是裴寂拿來獻給他的,那就不用擔心李浩然七人和他爭搶。
但李浩然七人看了這鏡子和這些詩和曲譜之後,非常羨慕:
這麼好的東西,不能都讓李世民獨吞呀,要和他爭一爭!
即使不能爭過來,也讓李世民欠自己一份人情,這樣李元景再有什麼好東西的時候,他們就能和李世民討價還價了。
於是李浩然對李世民說:
“陛下,趙王同意給我們五姓七望寫七百五十首詩和曲譜,雖然今天裴大人拿來的這些,是趙王寫給裴大人的,但我們五姓七望也願意要。
還有這面鏡子……”
李世民一聽李浩然居然想把裴寂獻給他的這詩和曲譜要走,並且提到這面鏡子,李世民當時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