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涼州詞》和《古從軍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他就對李浩然說:
“李大人,今天喝了葡萄酒,我很想多寫一些關於葡萄的詩。
都寫關於葡萄的詩,寫多了,也就沒什麼價值、意義了,李大人肯定也不喜歡要太多關於葡萄的詩。
接下來我再寫的,由李大人挑選,相中的,李大人就要,相不中的,我就賣給別人,或者掛到我的皇家酒樓中。
我皇家酒樓中的字幅被陛下收走之後,我一直沒空再寫一些掛上去。”
李浩然正滿腹不如意,又聽李元景說要寫許多關於葡萄的詩,他心中更氣惱:
寫許多關於葡萄的詩,寫多了,內容肯定會重複、藝術水平也不一定會都很高。
而李元景寫的這一首《涼州詞》,實在是好,他不相信李元景再寫的關於葡萄的詩,能比這首《涼州詞》更好。
但這首《涼州詞》李世民已經開口說要了,李元景也答應了,那再想把這首詩要過來是不可能的了。
得想個辦法,不能讓李元景寫一首好詩就被李世民截留。
李世民如此喜歡詩和曲譜,又如此貪得無厭,那李元景寫的詩和曲譜,寫得好的,哪兒還有他們五姓七望的份兒?
且看看李元景接下來寫的怎麼樣吧。
反正李元景答應給他們五姓七望寫七百五十首詩和曲譜,接下來李元景寫的,他要好好挑選一番:
李世民可以截留,但如果李元景再寫的內容重複、藝術水平也不高,不如這首《涼州詞》,那他就不要!
李元景提筆再寫: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頎寫的,借批評漢武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令無數邊關將士埋骨荒野,卻換來毫無用處的葡萄,來諷刺唐玄宗不顧邊關將士性命、一味開邊拓疆的窮兵黷武之舉。
而此時,才剛剛貞觀二年,唐玄宗李隆基還沒有出生,大唐此時不說根本沒有能力窮兵黷武、開邊拓疆,甚至都被人家打到長安城邊,被迫屈辱地簽下了渭水之盟,哪裡有能力去進攻突厥?
所以在場的所有人看了這詩,都認為這是諷刺漢武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的,和大唐無關,自然也沒有誰會想到這是李頎諷刺唐玄宗的。
原詩中,“葡萄”寫成了“蒲桃”,李元景自然把“葡萄”二字改了過來。
因為大唐沒有字典統一規範漢字,所以,許多人寫字的時候,就依據自己的喜好,或者因為失誤,寫了許多別字,這嚴重影響到後世學子們學習和對詩文的理解,李元景決定等有空了,就編撰一本字典,簡化繁體字、規範字義和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