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不換?

雖然這瓷器無比精美、珍貴,但相比李元景的詩和曲譜,這瓷器的價值就差了許多,那詩和曲譜,可是能充實、深厚家族底蘊、傳承的好東西啊!

他為了要李元景的這首《春宵》和《陽春白雪》,不惜忍受著李世民厭惡、氣憤、惡聲惡氣的惡劣態度,還不是為了家族的底蘊和傳承?

現在李元景說他還能寫出來詩和曲譜,如果他寫得還這麼好,那真的太好了,李元景如果早些這樣說,他也不會這麼厚著臉皮、忍受著李世民的厭惡和氣憤,和李世民爭那詩和曲譜了。

李浩然欣喜地對李元景說:

“趙王,只要你再寫的詩和曲譜,和你已經寫出來的這些水平一樣高,那我們五姓七望就願意換。”

李元景說:

“我再寫的水平高低,到時候由你們說了算。

你們相中的,就拿走,相不中我也不會強賣給你們。”

李浩然說:

“趙王實在是一個乾脆利索、講義氣、夠朋友之人!

只要趙王寫的水平不是太差,不管寫多少,我們五姓七望都要。”

今天,李浩然因為要買李世民的詩和曲譜令李世民大為惱火,所以他非常擔心,李世民在李元景賣給他們五姓七望詩和曲譜的時候,從中作梗。

李浩然最怕的就是李元景賣給自己詩和曲譜的時候,李世民不讓一對一換,而是按照各自的價值等價交換,如果那樣的話,一首曲譜最少也要兩千貫錢,那就能換二十件瓷器,那他們就會少得許多瓷器。

因此他就對李元景說:

“趙王,你用詩和曲譜換瓷器,我們要先說清楚,不管你的詩、曲譜的價值多高,都是一首詩或者一首曲譜一對一換一件瓷器。”

李元景聽了心中暗笑:

自己寫一首詩和曲譜非常容易,而這詩和曲譜如此值錢,自然是能多賣給五姓七望一些,就多賣一些,他還怕五姓七望不買呢。

於是他就同意了李浩然的條件。

原本李世民確實想讓李元景用詩和曲譜與五姓七望等價交換瓷器,而不是一對一換,但他知道,李元景寫詩和曲譜很容易,而李元景的目的是儘可能地多賣給五姓七望一些詩和曲譜,換錢、換糧食。

自古君無戲言,他如果讓李元景用詩和曲譜與五姓七望等價交換,他話說出去了,那反倒會給李元景造成麻煩。

於是他表現出欲言又止的神情,然後他告訴李元景、李浩然,不管李元景和五姓七望怎樣交換,李元景的詩和曲譜寫出來之後,都必須先拿給他看。

李元景自然答應了。

李浩然七人聽了,心中忐忑不安,擔心李元景寫的詩和曲譜太好了,李世民相中了就強行扣下來,不給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