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夢遊天姥吟留別(第2/2頁)
章節報錯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當李元景開始寫頭幾句的時候,李世民眾人還跟著賞析:
仙山瀛洲煙濤微茫難尋求,雲霞明滅天姥山有時倒可以看到。
天姥山直插天空,與天相連,山高過五嶽,遮蔽了赤城山。
天台山雖高四萬八千丈,但對著這天姥山,卻矮小得好像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遊到越地,夢中,我在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
但李元景寫得太快了,或者說詩寫得太美了,每一句都值得詳細地、慢慢地賞析,可哪有時間詳細、慢慢地賞析,一句沒有賞析完,李元景下一句又寫出來了……
越來越跟不上了……
眾人只覺得場面光怪陸離、氣象萬千、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景色壯麗、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驚心眩目、光耀奪人!
但後來詩句太過於驚心動魄了,所以每個人看了之後立刻就深深地印在了心間:
“古來萬事東流水”,多麼深沉、深刻的感慨。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
可是最後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一吐鬱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於名山仙境的嚮往,是出之於對權貴的抗爭,它唱出社會多少懷才不遇之人的心聲。
在等級森嚴的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貴,多少人埋沒無聞!
大唐是比較開明的,特別重視人才,李元景作為李源的兒子,李世民的弟弟,自然不可能受此委屈被埋沒,他所寫的就是別的朝代,或者說是整個封建社會情況了!
即使你是人才,在當時仍然擺脫不了“臣妾氣態間”的屈辱地位。
“折腰”一詞出之於東晉的陶淵明,他由於不願忍辱而賦“歸去來”。
多麼浪漫、雄奇、瑰麗的詩!
這樣的詩只有可能是天上神仙寫的 ,凡人怎麼可能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