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拿不出來瓷器,可自己還會寫字幅啊!

現在自己的字幅名揚天下,一副字幅不說一百貫錢,即使二百、三百貫,無數人想得一幅也得不到。

而對自己來說,寫字幅特別容易,唐朝之後,好的詩、詞、曲,多得不可勝數,隨便寫出來一些,那都是財源滾滾啊。

李元景一直想著怎樣寫些字幅,既能賣到錢,又不讓世人覺得自己是為了賣錢而寫,如果世人覺得自己寫字幅是為了賺錢,特別貪財,那人們就會認為自己人品、素質差,就會鄙視、看不起自己。

看不起自己,自然就會看不起自己的字幅,那他們就不會出那麼貴的價錢買,那自己的字幅,就不那麼值錢了。

現在瓷器分不均了,正好自己可以以此為藉口,寫些字幅,誰分不到瓷器了,給他們一些字幅,既能解決掉面前的這難題,還能不被人懷疑地掙一些錢。

於是李元景就對李世民、李浩然眾人說:

“陛下、李大人、諸位大人,雖然瓷器對陛下和各位大人都非常重要,但這第一窯瓷器就只有這麼多,想讓所有人都滿意是不可能的。

現在我倒有一個辦法,陛下和各位大人聽聽,看行不行。

各位大人都知道,我的字幅很多人都想要,我們這瓷器,一件只值幾十、上百貫錢,而我的字幅每幅現在不說二百貫,就是三百、五百都有人買。

要不這樣,我們把這瓷器分一分,如果誰分得少了,我就給他寫字幅補償,或者誰願意要我的字幅,那就自願放棄瓷器,這樣我們大家不就都滿意了嗎?”

這、這、這當然可以呀,只要、只要李元景的字幅水平能像以前寫的那樣足夠高!

相比瓷器,李元景的字幅,價值更珍貴,瓷器可以一窯、一窯燒出來許多,但李元景的字幅,卻不可能無限制地寫出來:

即使李元景的字水平很高,能無限地寫出來,但詩歌卻不是想寫就能寫出來的,詩歌講究思想、藝術、韻律、情感……

字幅比瓷器更講究藝術價值,對大唐來說,瓷器只要能燒出來,即使燒製的水平差一些,也值一點錢,但如果字幅寫得太差,那就會一文不值。

不是誰隨隨隨便便寫一幅字幅就值錢、就能賣錢、就有人買的。

李世民聽李元景說他還能寫字幅,就吃驚又懷疑地問:

“六弟,你還能寫出像以前你寫的水平那麼高的字幅嗎?

如果能寫出來,那朕就同意把應該給李愛卿七家的瓷器全數給他們。”

李浩然也對李元景說:

“趙王,如果你寫的詩歌還像以前寫的那麼好,我們也願意少要點兒瓷器,換趙王的字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