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出窯祭祀(第1/2頁)
章節報錯
畢竟,借高利貸的,很多都是走投無路之人,他們借了高利貸,根本也還不上,逼死他們也沒用。
並且,李世民建了那什麼國家銀行,從銀行中借錢利息很低,那人們就不會去他們那裡高息借錢了。
而他們的錢不用時也可以存到銀行中,也有利息,需要大量用的時候,錢不夠了,還可以從銀行中貸款。
但李浩然七人自然不會把他們的暗喜擺到臉面上,李浩然對杜如晦說:
“杜大人,放高利貸是五姓七望賺錢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現在陛下禁止放高利貸,卻只同意我們和突厥做生意,這補償遠遠不夠。
既然陛下決心禁止放高利貸,五姓七望也不堅決反對,但希望陛下能再補償五姓七望一些,把趙王李元景製作的東西再給五姓七望加一成。”
杜如晦說:
“趙王的那些東西已經給了五姓七望七成,而我們剩下的十二家合夥人,總共才分了三成,趙王這已經很看得起五姓七望了,五姓七望不可太過貪得無厭。”
李浩然說:
“陛下禁止放高利貸,對五姓七望的損失太大,所以還請陛下再補償五姓七望一點。”
李世民說:
“這樣吧,我做主把趙王制作的東西再分給五姓七望半成。”
李浩然七人看爭取到了公開和突厥做生意的權力,又爭取到了李元景製作的東西的半成,目的已經達到,七人便謝過了李世民,告辭回去了。
不說了七人回去之後,稟報五姓七望家族,準備公開、大張旗鼓地去突厥那裡做生意,且說李元景,昨天下午李世民回了皇宮之後,他就趕緊開始畫軋花、彈花、紡紗、織布的機器圖紙。
這紡線織布的技術太重要了,不說後世工業革命就是從紡線織布開始,就是現在,能把紡線、織布的速度提升許多倍,就能把許多女子從紡線、織布中解放出來,讓她們進工廠做工,大大提升社會生產力。
而大唐,紡線、織布幾乎耗費了大多數女子一生的光陰!
要知道後世華夏之所以迅速崛起,和無數女孩子用青春和汗水進工廠打工,為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有很大關係。
李元景從李世民走了之後就開始畫,一直畫到深夜才把軋花、彈花、珍妮紡紗機、飛梭織布機的圖紙畫了出來。
第二天一大早,李元景就把他畫的這四種機器圖紙交給了屈方義、趙大富等木匠鐵匠們,讓他們依照圖紙把這機器做出來。
今天,李元景的第一窯瓷器就要燒製出來了,他心中很激動:
瓷器是李元景賺錢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項,瓷器不像白酒那樣,需要耗費糧食去釀製,也不像茶葉那樣,需要一片一片辛苦地從茶樹上摘下來,再炒,瓷器只需要把黏土做成碗、盤子等的形狀,用煤或者木柴燒製出來就可以了,不浪費糧食等生活物資,成本低得很,在後世,瓷器非常便宜,但是在大唐卻非常昂貴,燒製出來之後,非常賺錢。
李元景著急想看看這窯瓷器能不能燒成功,所以他早早就來到了瓷窯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