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禁止放高利貸(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他做這些東西、工廠場地上的花費,把那兩萬塊貫錢快花完了,原本最開始的時候是用食鹽給工人們抵工錢,但自從食鹽開始降價出售,工人們就不要食鹽了,而是要錢,所以他要擴大再生產就需要錢。
李世民聽了犯了愁:
大唐無論國庫還是內帑,全都捉襟見肘,如果不是太過拮据,他也不會把李元景賣雪糕、蚊香秘方的那點錢給李元景要過來。
雖然現在賣食鹽賣了一點錢,但一則食鹽才剛開始賣,還沒有賣多少錢,賣的錢也沒有收上來。
大唐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急需花錢、都要錢,而他招聘的修河道、道路、城市下水道的民工們,也不再要食鹽了,而是也都要現錢,他現在哪裡有錢?
現在他還有一處急需花錢的地方,就是秋天了,突厥的“打秋風”又開始了,雖然突厥之人並不知道這個秋天和冬天將會有水災、霜災、雪災、寒災,但一則這個夏天的旱災和蝗災已經令突厥損失慘重了,而突厥許多有經驗的老人,憑經驗也能感覺出來,這個秋天和冬天將會有大災,突厥之人為了能安全度過這個冬天,肯定會大肆前來“打秋風”。
大唐因為經濟困難,對突厥的“打秋風”一直是沒有辦法阻止,突厥來了,只能疲於應付。
長安城距離邊關路途遙遠,道路又極其不好走,所以派兵去抵禦突厥“打秋風”,即使是派很少的軍隊,也會花費巨大。
哪裡有錢給李元景啊!
李世民問李元景,可不可以讓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生意合夥人出一些本錢,先暫時救急,等白酒、瓷器等製作出來賣出錢了,就不發愁錢了。
李元景說,要想擴大再生產,肯定要讓房玄齡、杜如晦等合夥人出錢,但房玄齡、杜如晦等都是清廉正直的大臣,他們都不會做生意,僅憑做官的俸祿,要養活一大家子人,即使讓他們出錢,每一家也出不了多少。
而要想讓大唐百姓安然度過荒春,不說需要救濟的衣服、住房,僅僅糧食,最少也要三十、五十億斤,如果李元景製作的白酒、茶葉、瓷器不夠多,那即使全部拿來換糧食,也很難換夠三十、五十億斤。
而如果製作的東西全都拿來換糧食,那就沒有錢購買原料、支付工人工資等,沒有辦法繼續生產了。
並且,李元景給李世民分析,如果把生產的白酒、茶葉、瓷器等的七成給五姓七望換糧食,但五姓七望手中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糧食,那他們就需要在大唐大規模購買,而只要他們大規模購買,那糧食價格就會上漲,就需要更多的白酒、茶葉、瓷器來換糧食。
並且,很可能整個大唐所有貴族、士族、商人那裡所有的存糧合起來,也沒有三十、五十億斤,大唐根本沒有這麼多存糧!
那就需要從突厥那裡購買牛羊等,充作糧食,這樣他們自己留下的那三成白酒、茶葉等,也要拿來去突厥那裡換牛羊、去周邊國家換糧食,哪裡還有多餘的白酒、茶葉,賣錢購買原料、支付工資?
那、那那該怎麼辦呢?
李世民聽了,更加犯。
李元景對李世民說:
“二哥,我所說的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這能捱過這個冬天和明年春天,農民的莊稼就能收成,我們的食鹽就能賣很多錢,並且我的白酒、茶葉、瓷器、玻璃等就能大規模生產,那時就不會這麼困難了。
而至於這個冬天和明年春天,倒是有一種辦法可以解決!”
李世民聽的,著急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