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現在他把今年秋天蝗蟲會大爆發、有水災、霜災,冬天還會有雪災、寒災,大唐將會發生嚴重饑荒這件事,洩露出去了,這肯定能引起五姓七望等儲存有大量糧食的大士族、大富豪們的警覺,以後再想輕易從他們那裡換出來大量的糧食就很困難了,我們要再想辦法,怎樣能換來大量的糧食。

李世民聽了,頓時發起愁來:

大唐此時有一千五六百萬人口,饑荒時間按六個月算,每個人每月吃五十斤糧食,六個月就是三百斤,一千五六百萬人口,即使饑荒的只有一千萬人,也要三十億斤糧食,雖然李元景兩次用白酒、茶葉從五姓七望那裡換來了兩三千萬斤,但這點糧食比起缺口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原本如果長孫無忌不把秋天和冬天將會有水災、雪災的訊息散佈出去,李元景的酒麴、酵子再有兩三天就能製成,那時就能大批次釀製白酒、製作香水、花露水。

裴寂的茶葉廠也一直在擴大規模,再加上燒製出來瓷器,李元景完全能從五姓七望,以及那些囤積有大量糧食的大士族、大貴族、大商人那裡,換來足夠保證大唐民眾不被大批餓死的糧食。

可是現在,長孫無忌把一切計劃都毀了。

李世民一時對長孫無忌充滿了憤恨,但長孫無忌一直是他最倚重的人,是長孫皇后的親哥哥,李世民左思右想,他沒有辦法處理長孫無忌,他只好決定等李元景走了,他去找長孫皇后,讓長孫皇后勸勸長孫無忌。

李世民問李元景,現在還有什麼辦法能從五姓七望那裡換來糧食,應付冬春兩季的饑荒。

李元景告訴李世民,要想應付接下來的饑荒,第一,把食鹽的價格降下來,開始大量出售食鹽。

雖然現在修河道、修整長安、洛陽等城市街道、水溝,抗旱澆地,用食鹽抵工錢,民工們全都幹得非常賣力,但招聘的人畢竟是少數,只有極少的人能得到食鹽。

並且因為招聘的人發的食鹽較多,朝廷其實並沒有從中獲利、節省工錢。

如果把食鹽價格降下來,大量出售,以前食鹽價格昂貴,現在突然降價了,百姓們為了避免鹽價再漲上去,他們肯定都會大量購買、儲存,這樣食鹽很快就能賣出大量錢幣。

只有朝廷有了錢,無論幹什麼都好辦得多。

李元景問李世民,海邊製作的食鹽是不是已經運往了全國各地,李世民告訴李元景,除了大唐很邊遠的地方, 基本上每個州縣都運去了大量的食鹽。

李元景告訴李世民,這食鹽要實行出售許可證制度,誰想賣食鹽了,要向官府購買許可證,這樣整個大唐僅僅出售食鹽出售許可證,一下子就能掙來大量的金錢。

反正購買許可證的,大多數都是五姓七望等大士族、大商人,從他們那裡擠出來一文錢是一文錢。

李世民聽了,真心佩服李元景會想辦法。

但是,李世民又滿心疑惑:

即使朝廷有了大量的金錢,有錢購買糧食了,但如果朝廷一宣佈大量購買糧食,五姓七望等大士族、大商人,肯定會囤死糧食不再往外出售,坐地起價,那時朝廷要麼買不到糧食,即使買到了,價錢也會高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