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代,人們吃的油都是葷油,用羊油、牛油、豬油、狗油、魚油等煉製成的脂膏。

而在唐代時,豬因為沒有閹割,肉又是煮的而不是炒的,所以豬肉吃起來有一股腥騷味兒,很難吃,再加上豬吃的東西是人的大便、雞屎等骯髒的東西,所以大唐人認為豬肉是骯髒、下賤的肉,身份地位高的人都不吃,只有窮苦下賤之人才吃。

而牛在大唐是最重要的生產、勞動工具,官府嚴令禁止屠宰耕牛,如果牛實在老得幹不動活了,或者有什麼傷了、病了、死了,只能吃肉了,才可以在官府出具了證明之後,殺了吃肉。

唐代人們很少吃植物油,芝麻、菜籽、大豆等的油,壓榨比較麻煩,並且當時人們不知道在榨油之前要把芝麻、菜籽、大豆等炒熟,所以榨出的油一股青菜籽氣,唐朝不管葷菜、素菜都是煮的,做之前也不知道把油炸一下,所以這些菜油,除了芝麻油,別的根本都不能吃。

那時候的菜油主要用來做燈油、油布、戰爭中的火油、燃燒物等。

沒有辣椒就沒有辣椒吧,先找點芝麻、菜籽油,買塊豬肉,做一些紅燒茄子、乾煸茄子、炒雞塊、炒肉絲,再做一盤紅燒肉,一些醬豬蹄、一盤炒肥腸……

嗯,豬肉暫時還不能吃,唐朝人都認為豬肉是骯髒、下賤的肉,自己貴為王爺,如果吃豬肉,就會被別人笑話、看不起。

雖然如果李元景把紅燒肉、醬豬蹄、爆炒肉絲做出來,讓別人嚐嚐,他們就不會那麼討厭豬肉,但人們深入到骨子裡的認識,認為豬肉是骯髒、下賤的肉,想改變人們這根深蒂固的認識,就要費一番心思,想出好的辦法。

嗯,有了,買一些豬,辦一個養豬場,在豬小的時候就把它們閹割掉,餵它們吃麥麩、青草,不讓他們吃人便、雞屎,然後再對外宣傳,這豬是乾淨的豬,再把豬肉做成紅燒肉、醬豬蹄、炒肉絲、回鍋肉……

豬肉炒出的菜特別好吃,又是閹割過的、乾淨的豬,人們就不會再對豬肉有偏見、討厭豬肉、抗拒吃豬肉了。

李元景問春綺,中午吃什麼菜,春綺告訴李元景,中午是六個菜,其中一盤鹿肉、一盤兔子肉,是前天李元景去山上打獵打回來的,一盤羊肉是管家讓買給李元景吃的,還有一盤兒茄子、一盤黃瓜,一盤韭菜。

李元景聽了,就告訴春綺,說中午的菜他來做。

春綺聽了很是震驚:

君子遠離庖廚,做飯從來都是下賤人、女人乾的事,讀書人、做官的人、身份地位高貴的人,絕不會去下廚房做飯的,今天王爺殿下怎麼突然說他自己做菜呢?

他什麼時候做過菜、他怎麼可能會做菜?

但李元景既然說他自己做菜,他是王爺,整個王府所有人都必須聽他的,他說自己做那就讓他自己做。

但李元景還沒有開始做菜,就見程處嗣四人派人火急火燎地來喊他去跑馬場雪糕、蚊香廠,說廠子外面圍了許多人,他們幾個都快控制不住局面了。

李元景聽了,顧不得再在家裡炒菜,他趕緊坐著馬車前往跑馬場。

走在路上,李雲景邊走邊問來喊他去跑馬場的下人,發生了什麼事。

這名下人告訴李元景,長安城許多人都聽說了李元景和程處嗣等五人合夥在程家跑馬場辦了雪糕廠、蚊香廠,今天已經開始生產了,所以許多人都跑去跑馬場購買雪糕、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