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利用法雅和尚事件,把宰相裴寂趕出了朝廷。

他怕齊王李佑威脅到太子李承乾的地位,就設計逼得李佑造反。

但令長孫無忌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齊王李佑造反雖然被平息了,但李佑事件牽扯到了紇幹承基,紇幹承基供出了太子李承乾造反事件。

這件事令長孫忌大為驚恐,長孫無忌是李承乾的親舅父,他對李承乾非常喜愛,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了李承乾的身上,現在李承乾謀反的事被揭露出來了,長孫無忌沒有辦法,就只好把李承乾造反的事推到了侯君集、漢王李元昌等人的身上。

在長孫無忌的一番操作之下,李世民處死了侯君集、漢王李元昌,卻饒過了李承乾。

長孫無忌幫助李世民治理國家不行,施展陰謀詭計、整治人做起來卻得心應手。

原本李承乾被剝奪了太子之位之後,魏王李泰最有資格做太子,雖然魏王李泰也是長孫皇后的兒子,長孫無忌的親外甥,但長孫無忌不喜歡李泰,他就設計讓李世民把李泰趕出了皇城,立李治為太子。

當李世民駕崩,李治做了皇帝之後,長孫無忌作為李治的舅舅、輔政大臣,獨攬了朝中大權,連李治很多時候都要聽他的。

長孫無忌獨攬朝中大權,自然遭到了李唐王室成員的反對。

於是長孫無忌就利用房遺愛謀反案,把高陽公主、薛萬徹和丹陽公主、柴令武和巴陵公主、李元景、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執失思力等等一大批人扯進了謀反案中,處死的處死,流放的流放,李唐王室在這一次大案中遭到了重創。

從此朝中大臣、李唐皇室人員,再也沒有誰有實力、有膽量敢和長孫無忌對抗了。

不過長孫無忌也沒有得到善終,很快他就被手段更為高超的武則天扳倒,被賜死,懸樑自盡。

好個長孫無忌,敢弄死六皇子李元景和這麼多人,絕不能饒了他。

趁著那些事還沒有發生,並且現在,雖然長孫無忌很得李世民信任,把許多事情都交給他來辦,但長孫皇后不讓李世民封給他多高的官職,他也沒有達到權傾朝野、為所欲為的地步。

那就趁他官職較低,還沒成大氣候的時候,先把他扳倒、幹掉!

不,還是算了吧,自己現在還只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王爺,無權無勢,李世民對長孫無忌極為信任,二人關係鐵得很,甚至後來李世民把長孫無忌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自己想扳倒他很難。

再則,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皇后之所以不讓長孫無忌做宰相,權力過大,就是怕他手握重權,野心膨脹、為所欲為,最後站得高、摔得狠,招來禍患。

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二人兄妹感情非常好,她這樣做完全是為了保護長孫無忌,有長孫皇后在,除了長孫無忌造反,自己根本扳不倒、動不了長孫無忌。

而長孫皇后是一個非常賢明、知書達理、溫柔賢惠、為了大唐而兢兢業業,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千古第一皇后。

李世民深愛長孫皇后,二人伉儷情深,甚至長孫皇后貞觀十年死後,李世民就再也沒有立皇后。

李元景八歲就死了母妃,即使在李元景母妃沒有死的時候,長孫皇后就非常關心、照顧李元景,對李元景非常好,李元景也非常喜歡跟在長孫皇后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