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李元景就向歐陽詢二人告罪,說怠慢了他們,但自己非常景仰他們二人的學識、書法、詩歌、人品,今天二人來了趙王府,他正好向二人請教書法、詩歌,請二人教導他知識和如何做人……

一大通恭維話,令歐陽詢二人受寵若驚,對李元景無比喜愛、尊敬、佩服:

李元景的詩和字寫得這麼好,這麼有能力,卻還如此謙虛,實在難得呀。

其實二人還沒有仔細觀看、研究李元景的字,但嘴上已經把他們聽到的、李元景的字寫非常好的話說出去了。

圈中大佬,一言九鼎,不說則已,說了就不能改口,更不能反悔。

如果改口、反悔了,他們丟不起他們的人和麵子,除非他們讚賞的東西確實太差,不得不改口、反悔。

於是李元景就以向二人請教詩歌、書法為藉口,接著寫詩詞。

一首首詩詞被寫了出來:

《賦得古原草離別》、《夜雨寄北》、《鳥鳴澗》、《觀獵》……

歐陽詢、虞世南二人再次被這些詩歌吸引,深深地迷醉在了裡面。

李元正正寫著,春綺進來稟報,中午飯已經做好。

李元景聽了,便停筆,請歐陽詢、虞世南二人吃飯。

歐陽詢二人戀戀不捨地把目光從李元景寫的字幅上挪開,在李元景的邀請下,來到飯桌邊坐下。

這時候李元景一共寫了二十首詩詞了,為了不耽誤明天把這些詩詞掛在飯店的房間中,也為了避免這些詩詞再被誰中途截走,李元景讓李世忠先把這些字幅送去裝裱,回來再吃飯。

李世忠聽了,就去收這些字幅。

歐陽詢、虞世南二人一聽李元景讓把這些字幅送去裝裱,二人當時就急了:

這些字幅他們還沒有看好呢, 並且他們只顧欣賞這詩詞的絕妙,還沒有顧得上仔細觀賞李元景的字呢。

歐陽詢請求李元景先不要把這些字幅送去裝裱,讓他再欣賞一會兒。

李元景則告訴二人,這些詩他只是隨手寫的,並不怎麼好,這詩詞現在一共只有二十首,還不夠,如果二人想看,吃罷午飯他會接著寫。

二人一聽,只得作罷。

為了表示對二人的敬意,李元景特意把孫思邈也請過來,陪二人喝酒。

孫思邈世外高人,而歐陽詢和虞世南又都是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三人一番見禮,皆以方外之身份交談,談論詩歌、書法、醫術、道法,交談甚歡。

孫思邈對李元景的詩和字極為推崇,期間他們又來到了元景新寫的字幅前,又把這些字幅的詩觀看了一遍。

這次,歐陽詢二人在孫思邈的極為推崇下,觀看、賞析了李元景的字。

李元景的字開一代先河,乍一看很能唬住人,孫思邈又被稱為老神仙,既然他開口稱讚李元景的字了,歐陽詢二人也只得附和。

雖然二人也看出來了,李元景的字有些幼稚,缺少一些神韻、骨力、內涵,但他們想象李元景才剛剛十四歲,能在書法上開一代先河,已經比他們了不起得太多了,他們除了佩服,也沒有什麼能說的了。

何況李元景的這些字寫得確實不錯,除了他們真正行家,很少有人能看出來這字缺少一些神韻、骨力、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