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恭把他騎的戰馬的前蹄舉起來讓眾人看,眾人一看,發現尉遲恭真的把他的馬蹄修剪得太過,馬蹄的指甲、角質層都快被割掉完了,這樣這馬走路就相當於用馬蹄的血肉在路上走,他踏在尖利的石頭上,自然會馬失前蹄。

李元景看到尉遲恭的馬蹄這樣,他有點兒疑惑:

尉遲恭為什麼不在他的馬蹄上釘上馬掌呢?

但立刻,李元景就想起來了,唐朝時哪裡有馬掌?

馬掌原本是羅馬人發明的,中原人使用馬掌是在唐朝之後,貞觀時期馬掌還沒有從西方傳過來。

而馬掌的使用,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它大大地增強了馬的效率,不僅保護了馬蹄,還能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和駕車都很有利。

相傳一四八五年,英王理查三世與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開決戰,此役將決定英國王位新的得主。

戰前,馬伕為國王釘馬掌,少釘了一顆釘子,戰鬥開始,國王率軍衝鋒陷陣,戰鬥中,他的坐騎因突然掉了一隻馬掌而“馬失前蹄”,國王栽倒在地,驚恐的戰馬脫韁而去。

國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氣大衰,紛紛調頭逃竄,潰不成軍。伯爵的軍隊圍住了國王。絕望中,國王揮劍長嘆:

“上帝,我的國家就毀在了這匹馬上!”

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唱出了一首民謠:

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掌。

掉了一隻馬掌,喪失一匹戰馬。

喪失一匹戰馬,失去一場戰役。

敗了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王朝。

唐朝之人沒有用過馬掌,還不知道馬掌,那就給他們造一個!

於是李元景就對尉遲恭說:

“尉遲將軍,我有辦法讓你的戰馬即使走在利石、鐵蒺藜上面,那利石鐵蒺藜也傷不到馬蹄!”

“真的?”

“真的?”

“真的?”

尉遲恭、李靖、李績等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問。

尉遲恭更是伸手抓住了李元景,他既疑惑又滿眼熱切地看著李元景,急切地問:

“趙王,你真的有辦法讓馬蹄即使走在利石、鐵蒺藜上面,也傷不到馬蹄嗎?”

馬蹄對戰馬太重要了,尤其是在戰鬥的時候,可能因為戰馬踩在了一塊石頭或者尖刺上,傷著了馬蹄,而導致戰馬失蹄摔倒,將軍、兵士不戰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