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元景就只能告訴幾人,他這字型是沒事了自己胡亂琢磨,琢磨出來的。

眾人聽了,雖然有點懷疑,李元景一直以來都非常紈絝放蕩、他什麼時候琢磨寫字,並且能把字琢磨得這麼好?

房玄齡、杜如晦幾人當場就開始用手指臨摹李元景的這些字。

他們越臨摹越心驚,李元景的這字寫得遒勁有力、骨力道健、氣勢雄偉、大氣凜然, 這字幾乎可以媲美草聖張芝、書聖王羲之了!

徐茂公無比讚賞地對李世民說:

“陛下,趙王的這字,不模仿古人,而是自成一家,開一代先河,實在令人欽佩啊!

不久前,趙王曾寫過一幅字,就是這種字型,那幅字不但字寫得非常好,那幾句詩磅礴大氣、樂觀積極,充滿勃勃雄心!”

李世民幾人聽了都很好奇,李元景能把字寫得這麼好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他還能寫出好詩?

李元景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在李世民的印象中,李元景甚至連五經四書都讀不通,他能寫出什麼好詩?

尉遲恭也看過李元景的那幅字,但尉遲恭本身是大老粗一個,對字的好壞既欣賞不了,他也沒有心思興趣去欣賞字的好壞。

當然欣賞不了、沒有心思、興趣欣賞,並不說明他沒有看上李元景的那幅字。

李元景的那幅字,即使不怎麼懂書法的人,也能看出來、或者說更能看出來那幅字寫得好。

因為李元景的字只是臨摹顏真卿、柳公權、蘇軾、唐寅的,只是學了他們字的外形,卻沒有學到他們字的神韻、風骨、意境,所以李元景寫的這字只是徒有其形、沒有其內蘊。

而尉遲恭看字也只能欣賞字的字形,欣賞不了字的內蘊,這樣尉遲恭看李元景的這字,就非常完美了。

李世民、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一看李遠景的這字形,全都極為震驚,一時顧不得深入揣摩李元景這字的風骨、神韻、意境了。

尉遲恭看徐茂公準備說出來李元景寫的那幾句詩,他就搶先說話:

“陛下,趙王的那幅字我也看了,那字和詩寫得都非常好,我當時也看上那幅字,只是臭老道捷足先登,搶先給趙王把那幅字要了過去。”

李世民幾人看徐茂公和尉遲恭全都如此推崇李元景的那幅字,甚至爭搶著要那幅字,他們都很疑惑、驚奇,李元景的那幅字寫得到底好到什麼樣子,那詩寫的是什麼。

尉遲恭說:

“趙王的那幾句詩是這樣的: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詩寫得不錯吧?”

這、這、這詩……

這詩……

這詩大氣磅礴、樂觀積極、豪爽灑脫、自信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