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裴寂辭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逼迫李淵退位,做了皇帝的李世民,急需把他天策府諸人提拔上來,那自己就成了李世民的絆腳石,李世民拿掉自己,實在是順理成章、勢在必行的事。
李世民還算賞罰分明,沒有對自己下毒手、一棍子打死,而是用民謠勸誡的方式暗示自己辭去官職、激流勇退。
那就退下來吧,自己年齡也大了,退下來,坐在、躺在李元景送來的搖椅、躺椅、靠背椅上,喝喝李元景送的茶葉沏的茶、李元景送的白酒,那種悠閒、自在的日子,可比朝堂上無盡的爭吵、勾心鬥角、處理不完的公文、事務,要愜意、舒心得多。
裴寂想通了自己的處境、和必須辭去官職、激流勇退的局面,心境立刻豁達起來:
不再和長孫無忌等人鬥了,也不再為大唐的天災人禍、攻伐戰爭勞心費神了,辭職了!
第二天正是大朝的日子,裴寂早早起來,來到朝堂,幫著李世民處理了許多雜事之後,在李世民準備宣佈退朝時,裴寂對李世民拱手說道:
“陛下,老臣有一事相求,望乞陛下恩准!”
李世民聽裴寂這樣說,微微吃了一驚:
李元景讓那些小乞丐們傳唱的那首童謠,自然也有人稟報給了李世民。
裴寂要幹什麼?
裴寂是宰相,在朝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從他擔任宰相以來,一直兢兢業業、鞠躬盡瘁,為了大唐的和平安定、繁榮富強而嘔心瀝血。
雖然在朝堂上因為政見不同、或者處理事情的觀點不同,和許多人針鋒相對地鬥爭過,但他似乎很少有為自己什麼私事請求過,難道他信了那童謠?
李世民作為皇帝,對皇城的風吹草動自然瞭如指掌
李世民聽了那首童謠之後很是疑惑:
是誰突然編出了這首童謠,如此直白地勸誡 裴寂辭去官職、激流勇退?
原本這首童謠很是觸犯了李世民的龍顏:
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朝不用那朝人。長河滾滾卷黃沙,木枷銅鎖送王孫。”這不是明著給自己抹黑、說自己心胸狹窄、容不得裴寂等李淵王朝的老人嗎?
不過李世民再想想,自己還真的急著讓裴寂等李淵王朝的老人滾蛋,好把自己的手下提拔上來。
編出這首童謠的人,雖然編的這詞令人惱怒,但也真的找到了一個最好的解決李淵王朝老人的辦法:
對裴寂等這些李淵王朝的老人,自己既不能無緣無故地把他們趕回家,但如果找一些藉口、讓長孫無忌等人栽贓、陷害他們,定他們的罪,把他們趕走,那似乎又做得不夠光明正大,太過委屈了這些為大唐的建立和穩定和平而出力流汗的功臣們。
嗯,編這首童謠的人,真的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是個人才。
這詞也寫得很不錯,清楚明白、簡潔深刻,李淵王朝的老人只要聽了這首童謠,肯定會認真思考他們的處境,他們如果不辭去官職,是不是會被“木枷銅鎖送王孫。”
李世民看著裴寂,微微笑著說:
“裴愛卿,你有什麼事請求?”
裴寂說:
“老臣近來身體不適,越來越沒有精力幫陛下處理公務,所以老臣想辭去官職回家休養,望陛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