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晏再三拜禮後,動情地說道:“大使,某還做廄丞,已是格外開恩與器重。段某也知道,這是要某戴罪立功的,日後必會小心謹慎從事!”

曹世宇緊跟著說道:“大使,曹某前去牧馬監,定會安心軍務,不敢再有他念。”

崔希逸看著二人,再鼓勵一番後,就笑著對眾人說道:“今天酒飯尚可麼?”

“可!”眾人連忙作答。

崔希逸卻搖頭說道:“崔某知道諸位是給足了麵皮。某卻以為,菜蔬過少,是也不是?”

眾人呵呵笑著,不好意思答話。

崔希逸笑了笑,也是難為情地說道:“菜蔬能夠儲存到冬日裡,本就不多。又逢佳節,價格也高得嚇人。因此,諸位再是抱怨,崔某也是無能為力。”

眾人見他說得詼諧,不禁都是大笑。

崔希逸卻轉頭看向宋通,再對眾人說道:“宋傔史倒說有妙法,可以使春夏之菜蔬,端來寒冬之盆盤。是也不是?”

宋通也就拱手笑道:“大使,元旦這幾天過去,我立刻帶人去城郊實驗!”

“好!”崔希逸端起面前酒碗,繼續說道,“宋傔史不僅軍務精熟,更還要為百姓造福。崔某當敬酒與你!”

宋通不敢接受,就端起酒碗致意後,邀請眾人共飲。

元旦的七天假期已過,曹世宇拿著牒符,自行前往焉支山的牧馬監報道,去做牧丁。宋通帶著眾人將他送出城外,不住地說著關切、囑託的話。

曹世宇連連施禮道謝,表示一定安心做事,不敢再稍有疏忽。

送他走後,宋通再安排陳暉先回去天雷場,照看日常事務;再令阿史那博恆等人,也照常在軍府內番值。

隨後,宋通就立刻找來相關人員,去到郊外開始搭建暖棚。

模仿著新時代新農村的模樣,在他的安排下,由竹竿搭成的拱形暖棚支架,留好兩邊的進出口。再於內裡立上木樁支撐。

一座碩大的暖棚,已然穩穩地安放在了菜地裡。

隨後,他再命人先把白色的絹布,鋪在竹架上。那些連線在一起的氈墊,依次覆蓋其上,用繩索捆紮好。

土地已然在寒冷天氣裡凍硬,宋通指導著眾人,在各個暖棚架裡,點起幾盆炭火,將內部的溫度升高。

唐代,當然沒有溫度計使用。又因為生產琉璃的工藝,還未傳到內境,宋通想要製作出溫度計也是不能。

對於暖棚內溫度的控制,宋通就採取手部測溫的方式,進行大致估量。

屈起手指,以外側肌膚觸控土地。首先肯定會得到寒涼的感覺,但如果稍後能夠感知到微溫,這就是大約二十度左右的溫度。

這是其一,另外還可以用體感測溫。比如穿著軍袍而不是綿袍,在暖棚架裡覺得很舒適,這就大致在18°至20°左右。這個溫度,就可以開展反季蔬菜的種植了。

將這些測溫方式,逐一教會參與勞作的人。眾人再走去另外的十來個暖棚架,一一進行溫度的感知、測量。

宋通走出暖棚架,看向四周的景象,心中很是自豪。

“好大的房子!”一人的讚歎聲,遠遠地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