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宋通只是回覆來人說:現在唐兵才來到陰山下,需要進行整頓。待稍過幾天,再親去阿布思的大帳計議。

陰山,是橫亙在黃河北邊,從西至東的一道山脈,由狼山、大青山等山嶺組成。

宋通率領唐兵,就在狼山附近安下營地。

阿布思得到回報,雖然知道這是宋通的“緩兵之計”,卻也真的是急得坐立不安:想要儘快出擊北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再著急,那邊的宋通不急,這邊的阿布思也就只好忍耐一時,或者多時。

對曹世宇,宋通又與他幾次密議,並且答應他,事後令他可以轄制東部區域。

欣喜萬分,曹世宇更是隻有死心塌地。

宋通送別曹世宇去往東邊的營州,再指令阿史那博恆、可斡朵利去到附近的部落,招集閒散的族眾,聚來火器營的戰鋒營。

這些前來的精壯胡人,本來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對於揮刀持槊,他們稍作演練後,就能領會。

對此,阿史那博恒大笑著說道:“草原上的人,天生就是戰士。”

這話的確有道理,這是大自然賦予草原上的人們,必須要儘可能最大化地武裝自己、強大自己,才能在實行叢林法則的大漠中,得以存活下來。

殘酷的競爭,又豈止存在於大漠。若以勇武來論,唐境的人們也是不會落在後面。

所謂唐人好武,除了保家衛國的必然需要以外,更因為戰功可以轉化為實際的好處——得到封賞和重用。

再加上,商旅出門在外,擔心遇到匪徒搶劫,所以在官方允許的範圍內,也會佩戴弓箭、短刀等物防身,或者震懾歹徒。這也使得唐人的勇武之氣得以抒發。

宋通率領的火器營兵將,就基本都是唐地漢人。即便再是不如胡人勇猛,這些漢人卻都熟練操習火器。火器的巨大威力,更加使得原本就很勇敢的這些漢人,生出更多的勇氣。

再去檢視鄭德淳等人加緊製造新的火器,宋通巡看之後,又對火器的組裝進行了新的指導。

鄭德淳看到宋通遞來寫滿了新火器的構造字樣後,不禁心中也是一凜。

帶著略有驚懼的眼神看向宋通,鄭德淳得到了他堅定地點頭示意。

倒也是,如果不以猛烈的火器對付這些蠻人,擁有絕對數量優勢的他們,又怎麼可能快速低頭?

不再猶豫,鄭德淳只管帶領兵士們,按照宋通的要求進行製造。

走去火器營駐地的一邊,宋通再去對陳暉、嵬飛猿等人帶領兵士的訓練,進行觀摩指導。

正在這時,有一名斥候兵匆匆趕到,遞來從長安飛報而來的一封牒書。

趕緊拆開,查閱後的宋通安心許多:朝廷答應了宋通請求。已經調動哥舒翰的河西部伍,去到唐境邊地的同城守捉軍那邊;郭子儀升為朔方軍副使,進到黃河北岸,靜待大漠的戰事;安祿山那邊,也派去了使者,通告他要協助出兵大漠……

這裡面都是好訊息,可宋通還是沒有更多的開心。

回到大帳內,他沉默著坐在胡床上。身邊的渾天放、達昂毋謙看了許久,忍不住發問道:“將軍,朝廷來牒都是好事,為何還不展顏?”

宋通回過神來,對二人點點頭。正要開口說話,他再見到斥候兵進來。

留下書牒後,斥候兵退出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