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基本被毀,哥舒翰也就沒有下達拆毀這座城的必要了。

宋通隨後與他並肩下山,想起歷史記載中的典故,不禁笑著說道:“哥舒將軍熟讀漢人詩書,今日逢此大勝,應該賦詩一首!”

哥舒翰笑著說“好”,隨即低頭沉思。

唯恐他說出不一樣的詩句,宋通在一旁故作自語,實則是暗中提示:“西戎,”

“嗯,有了!”哥舒翰大聲說著,隨即就站住腳步,從山崗上望向無邊的天地。

景象開闊,他的心中更是雄闊。

稍作沉吟,他就慷慨地吟誦道:“西戎最沐恩深,犬羊違背生心。神將驅兵出塞,橫行海畔生擒。石堡巖高萬丈,雕窠霞外千尋。一喝盡屬唐國,將知應合天心!”

宋通聽罷,立即鼓掌喝彩。

下得山來,哥舒翰和宋通各自整理了部伍。鄭德淳猶豫地看著宋通,被他示意前去哥舒翰部。

接連道謝制後,哥舒翰不再稍作停留,就立即帶領前軍,繼續向蕃境內地挺進。

宋通騎在青驄獸上,望著哥舒翰的背影,心中暗道:哥舒將軍,你已經留名青史了。而且,你的一生不會再有汙點。

哥舒翰率隊急進,當然不知道宋通的心思。本來就是勇猛,此時的他再增加了火器營的部分兵將,膽氣更是豪壯。

不用多想什麼,哥舒翰率領前軍,真的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路直奔伏俟城而去。

前軍挺進暢快,緊隨其後的宋通略作輔助之下,周邊遇到的蕃兵更加難以抵擋。

數萬唐軍,哥舒翰的前軍、宋通在後,崔希逸親自督率中軍,仲朗傑押送糧秣跟進。

唐軍的旗幡飛舞之處,已經逼近了伏俟城。

接到唐軍勢如破竹殺來的訊息,坐在伏俟城內大帳中的乞力徐,先是覺得納悶,再又是震駭不已。

雖說蕃軍連敗,可自北而南的這一路上,還是有不少沿線駐守的蕃兵的。

唐軍再是勇猛,怎麼可能如入無人之境呢?

再是不相信,再是不服氣,乞力徐面對斥候兵的不斷戰報,也只能哀嘆。

身在伏俟城的蕃兵們,自然也對傳來的這些訊息感到莫名其妙,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相互小聲嘀咕著,猜測著,還是認為這些軍報中,應該另有隱情,未必是真實的。

就在他們還在竊竊私語之時,站在伏俟城頭戍守的一名蕃兵,突然發出一聲驚呼:“唐兵來啦!”

其他偎在牆角的蕃兵們,聽到這聲驚呼後,急忙起身。刀槍也來不及拿取,他們紛紛擠靠在伏俟城頭,望向北面的荒野。

朝陽金色光芒的照射下,無數唐軍的旗幟飛舞著,與唐軍手中刀槊發出的寒光,一起晃動在晨風中。

像是決堤的潮水一般,唐軍的步卒、騎隊,緩緩地、堅決地,向著伏俟城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