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不時隱隱地傳來“砰砰”之聲,伏地南也不知道那裡具體發生了什麼。但他透過蕃兵的連續敗回,心裡可以明確的是:宋通真的是勇智雙全!

再看了一會兒,伏地南更是拍手叫絕:河道中的堅冰,不知為什麼,眨眼間就是四分五裂。蕃兵或者落水,或者倉皇逃回西岸,再也無法渡河了。

看著西岸邊的蕃兵蕃將更加混亂,伏地南的心裡為宋通連連叫好。隨後,他就伸手給旁邊的侍衛。

大戰期間,侍衛不敢為他送上酒水,只好端來一碗奶漿。

伏地南接過來,看了看潔白的奶漿,再舉起來,遙遙地對遠處的東岸大喊:“宋軍使,伏地南為你祝酒!”

這麼遠肯定是聽不到的。伏地南只好帶著激動的心情,自己飲下了這碗代為宋通慶祝的“酒漿”。

心中正在歡快,他突然接到了斥候兵的通報:蕃人前來送書牒!

伏地南先是一驚:這不用看也知道,書牒裡必是勸降,或者是求告逃生之路的內容。

隨即,伏地南的心中略作思忖:我父承宗雖然被冤枉致死,可大唐皇帝並未將我的堂兄護述、弟弟骨力裴羅殺死唐將,再又勾連吐蕃,最後逃亡大漠的事,與我關連。

而且,大唐皇帝更還讓我做了回紇人的首領。說起來,即便父親死得冤屈,但那也是個別唐將所為,與大唐皇帝,與大唐無關。

我若是想要謀叛,還用等到今天嗎?

我之前不敢、不願反叛大唐,今天更加不敢、更加不願啊!

現在要是謀反,我的部伍再是勇敢,怎麼可能抵敵得過崔希逸的精兵?再者,我雖是回紇首領,可回紇內裡也分為許多族屬,相互未必親睦。還不用說別的部族,就是我們藥羅葛部,如果得知我反叛,也未必都能跟從!

另外,我也沒有必要謀反啊!大唐皇帝對我很好,崔希逸很看重我。就連崔希逸的女婿,和番使宋通,也與我私交深厚。我有什麼理由謀反?

呵呵,既然不謀反,你乞力徐派人前來送書牒,那就是最低也要我為你開啟一條通道,放你回蕃地。

你乞力徐真是急糊塗了!

我伏地南身為回紇都督,既然不反叛大唐,又怎麼敢放你逃走呢?

真要是這樣,我不就是事實的翻盤了嗎?

我放你走,轉眼間就會被崔希逸處死。我怎麼可能這樣做呢?

身邊的侍衛見伏地南一個勁地冷笑,就拱手問道:“都督,送信的人還等在營柵外面。”

伏地南迴過神來,眼神中放出凌厲的兇光:“立即斬首在營門前!把他們的屍體丟還給乞力徐,首級與未拆封的書牒送去崔大使那裡!”

侍衛見他此時面貌兇惡,立即承諾。

伏地南再要來一碗奶漿,眼睛看向營門處,慢慢地喝著。

這碗奶漿,他是為自己慶祝的——不用多考慮,就做出了最佳選擇。

山谷中的乞力徐,經過了一上午的心中憂懼,此時也已感到心力交瘁。

身邊的侍從送來奶漿,他立刻接過來大口喝著。

高原午時的太陽,並不分春夏秋冬,只是每天一樣地把強烈的,刺眼的陽光,射向連綿起伏的山嶺、溝壑。